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赤岸

赤岸

①即赤崖。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:云与邓芝“失利于箕谷”。裴注引《云别传》谓“云有军资余绢,亮使分赐将士,云曰:‘军事无利,何为有赐?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,须十月为冬赐。’亮大善之”。

②山名。又名红山。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山东五里。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鼓洪涛于赤岸”,即此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8真州:赤岸“其山岩与江岸数里土色皆赤”。


(1)古地名。(1)又称赤崖。在今陕西省留坝县东北。三国蜀汉置赤岸库于此,以储军资。《水经注·沔水》:蜀汉“赵子龙退军,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曹魏太和二年(228年),赵云曰:“军事无利,何为有赐,其物请悉入赤岸库,须十月为冬赐。”皆即此。(2)确址待考,疑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。东晋太元元年(376年),前秦将梁熙等攻败前凉将赵充哲于此。(2)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南,瓜步山东五里,南临江。“山岸与江岸数里,土色皆赤。”(《舆地纪胜》)故名。郭璞《江赋》:“鼓洪涛于赤岸”,即此。(3)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涉县城西北部。属河南店镇。人口 2970。原散布河边,以村西有红土岭,故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粮食加工厂、沙场。有公路通涉城。纪念地有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。(4)村名。在福建省霞浦县东北部、罗汉溪下游东侧。属州洋乡。人口 1860。唐贞元二十年(804年)日本高僧空海随第十七次遣唐使于此登陆。有公路接小浦公路。古迹有赤岸石桥、多宝佛塔、空海石像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策勒县

    1929年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策勒县。策勒旧又作齐尔拉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卷3: 齐尔拉,“回语,引水入境也。旧对音为齐喇”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、昆仑山北麓、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南邻西

  • 东麂山

   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一百五十余里东海中之东矶岛。清雍正《浙江通志》卷16:东麂山“在(临海)县东一百五十七里”。

  • 星子山

    在今陕西镇巴县东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一》: 星子山 “洋水源出此”。

  • 基长汛

    即今贵州独山县东南四十里基长镇。旧有外委戍守。“基长” 为鸡场谐音。昔以 “酉” 日赶场,故名。

  • 通阳县

    1934年伪满由伊通、双阳二县合并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。1945年9月复为伊通县。

  • 静阳寨

    即今山西昔阳县东静阳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 北宋乾德四年 (966),“安国节度使罗彦瓌言与西上阁门副使田钦祚大破北汉军于静阳寨”,即此。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静阳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北宋乾德四年(966年

  • 龙洞

   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零陵县:龙洞“唐末里人唐世旻居此,团聚乡兵,保固里闾处也”。②即今大龙洞。在今云南昭通市北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乌蒙府:龙洞河“在府东北三十里。源出小

  • 三王城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六十八里三王城村。《水经·涢水注》:小富水出大阳山之东,“而南径三王城东。前汉末, 王匡、王凤、王常所屯,故谓之三王城。城中有故碑,文字阙落,不可复识”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北。《水经注·

  • 赤岸戍

    ①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海县:“有赤岸、紫石二戍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4南海县:赤岸戍“在县东百里”。②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大河又东径赤岸北,即河夹岸也。”

  • 弘道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营道县置,为江华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南道县。乾元元(758)为道州治。北宋复改营道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营道县置,治今湖南省道县。属江华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属道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