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屿
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赤尾屿。明陈侃《使琉球录》中“过赤屿”,即此。
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赤尾屿。明陈侃《使琉球录》中“过赤屿”,即此。
即蒲亭县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作“蒲停”。
元置,即今福建云霄县。
一作蓝氏城。为大夏国都城。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。《史记·大宛传》: 大夏 “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,……其都曰蓝市城”。后为大月氏都城。
又名造口。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六十里皂口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万安县“皂口江”条下:“宋建炎初,隆祐太后避兵南指章赣,金人蹑其后,追至造口,不及而还。造口即皂口也。”明洪武三年(1370)置巡司于此
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明水县 (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)。《元和志》 卷22鸣水县: 落丛郡 “因落丛山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境。西魏时治所改名落丛县,属兴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)
即今广东开平市东北月山镇。民国《开平县志》卷2有月山乡。
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津关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在》 卷78夷陵州: 南津口 “在州北二十里。当三峡之口。相传汉昭烈尝据守此津之南,故名”。
即今山东临邑县东北宿安乡。清同治 《临邑县志》 卷2: 宿安镇在 “城东北,距城二十五里”。同书又载: 燕王堤 “邑东北二十里宿安店周围有堤。旧传唐太宗征辽宿此,命军士负土筑城,未就,遂名宿安堤。明成
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南五十八里湾潭镇。清属长乐县,有县丞驻此。
即鲁多克城。今西藏日土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