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福村
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平原乡资福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丽水故城 “在今丽水县西三十五里资福村”。唐武德四年至八年 (621—625) 丽水县治此。
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平原乡资福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丽水故城 “在今丽水县西三十五里资福村”。唐武德四年至八年 (621—625) 丽水县治此。
明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库尔河左侧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“哈剌丁站”。后废。
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六十里。旧为采珠之所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珠场。明洪武时置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新秦乡。清嘉庆 《华阳县志》 卷6: 义兴场 “即秦皇寺,治东六十里,交仁寿县界”。1917年四川督军戴戡为乱军袭击死此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清腾县有清腾山。
在今江西赣州市东龚公山顶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:尘外亭“龚公崖顶有尘外亭,在州治东。形势最高绝,下瞰环城如巨囿,凡四境之山川可以枚阅。东坡诗曰,却立浮云端,俯视万井丽”。
①北魏天兴三年 (400) 改安州置,治所在卢奴县 (北齐改名安喜县,今河北定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满城县以南,安国市、饶阳县以西,井陉县及藁城、辛集二市以北地区。其后渐小。隋大业三年(607) 改为
即苽陂镇。今河南上蔡县北华陂乡。清康熙《上蔡县志》卷2《集镇》:华陂镇在“城北四十里”。在河南省上蔡县西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华陂,人口 4410。传春秋末期此地有一陂塘,
一名童山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“一水径土军东,分为蓼沟,东入白祀陂,又南分,东入同山陂。”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卫县“有同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浚县:“相传武王伐纣,诸侯会同于此,因名。
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一》:“藤峡、府江之间为力山,力山之险倍于藤峡。……力山又有僮人,善傅毒药弩矢,中人无不立毙,四姓瑶亦惮之。”正德年间,王守仁镇压藤峡瑶族起义,瑶人“奔入永安
辽开泰三年 (1014) 置,在今辽宁普兰店市附近。金废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置,治今辽宁省普兰店市附近。属东京道。金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