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指县
西汉置,属牂柯郡。治所在今贵州贞丰县西北。南朝宋以后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贵州省贞丰县一带,属牂柯郡。隋废。
西汉置,属牂柯郡。治所在今贵州贞丰县西北。南朝宋以后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贵州省贞丰县一带,属牂柯郡。隋废。
北魏永熙中侨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归顺县(今山西文水县东南三十八里云周村,一说在今山西祁县东)。后废。北魏永熙中置,治归顺县(今山西祁县境,一说在文水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祁县、文水县等一带。后省。
明置,属广宁中右所。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五十里大黑庄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黑庄窝堡“官军二百五十一员名。堡南石夹河口可屯兵,堡东夹山儿可按伏”。
唐开元元年 (713) 改临机县置,属崖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。贞元七年 (791) 改属琼州。北宋移治今临高县西南。南宋绍兴初移治今临高县。元属乾宁军民安抚司。明初属琼州府。民国初属广东琼崖道
北周置,属临邛县。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一说在今油榨乡。为隋至宋火井县治。明置火井坝巡司于此。在四川省邛崃市西南部。面积31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场,人口1800。以隋
即灵昆山。今浙江温州市东瓯江口外之灵昆岛。
即今江苏江都市驻地。据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卷8:“扬州东陵圣母庙主女道士康紫霞,自言少时梦中被人录于一处,言天符会摄将军巡南岳……恍惚而返,鸡鸣惊觉, 自是生须数十根。”人谓之仙女,后因立庙祀之,名曰
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青弋江西岸弋江镇。清光绪 《南陵小志》 卷1: 青弋江镇在 “县东三十里。东达郡治”。
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今广东梅州市。嘉庆十二年 (1807) 升为嘉应府,十七年 (1812) 复为嘉应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、兴宁、五华、平远、蕉岭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
唐渤海国置,为神州治。治所在朝鲜慈城郡北鸭绿江南岸土城里; 一说在今吉林临江市。后废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临江市西南葫芦套村对岸长城里。为神州、西京鸭渌府治。辽改为弘闻县。
①即百花陀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与门头沟交界处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“百花山在府西二百六十里。上多花卉, 因名。绝顶有龙潭。”②在今河北邢台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4顺德府:百花山“在府城(按:今邢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