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解县

解县
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三十里城东、城西二村之间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改北解县。

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蒲州。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。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九年移虞乡县于此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解县,属虞州。贞观十七年 (643) 省入虞乡,二十二年 (648) 复置。乾元三年 (760) 属河中府。北宋为解州治。明初省入解州,民国初改解州复置,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54年与虞乡县合并为解虞县。1958年并入运城县。


(解xiè) (1)古县名。本战国魏解邑。西汉置县,治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。属河东郡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名北解县。(2)古旧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解州。属河东郡。大业二年(606年)废。九年移虞乡县于此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虞乡县为解县,属蒲州。另置虞乡县于今永济市东虞乡镇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省入虞乡县;二十二年复置,属蒲州。乾元末后属河中府。五代汉乾祐以后历北宋、金、元皆为解州治。明洪武初废入解州。1912年废解州改为解县。1954年与虞乡县合置解虞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密勒山

    在今四川会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会川卫 “葛砧山” 条下: “密勒山在卫东二百里。产银矿。宣德五年置银场,遣官开采,以云南官兵充矿夫,寻罢。”

  • 东沙岛

    是中国东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珊瑚岛。明、清时代,中国渔民就住岛生产,修建房屋庙宇。清初建有“大王庙”,毁后又建“天后宫”。岛的东北侧有中国渔民所建渔村和清同治年间的坟墓一百三十余座。东沙岛是著名的海

  • 国清寺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台州: 景德国清寺 “在天台县北一十里。旧名天台,隋开皇中僧智��建。 先是��修禅于此, 梦定光告曰:

  • 阜宁湖

    亦作阜安湖。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: “阜宁湖在府西南五十里,通高家堰之南,又西接洪泽湖。淮水盛涨,往往挟湖水为患,堤防常切焉。”

  • 必里万户府

    元置,属土蕃等处宣慰司。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。后废。《元史·百官志》作必呈万户府。元置,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为必里千户所。

  • 扎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

    清代外蒙古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十九旗,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(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之左),故名。

  • 婆悉海

    即汉代蒲类海。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。《后汉书· 窦固传》 唐李贤注:“蒲类海今名婆悉海。”见“蒲类海”。

  • 江州县

    ①战国周慎王五年(前316)秦灭巴国后置,为巴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十一年(35)伐公孙述,“威虏将军冯骏围田戎于江州”。次年“拔江州,获田戎”。即此。南齐永明五年(48

  • 沃卡宗

    即今西藏桑日县东北沃卡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《部落》中有沃卡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沃卡宗。1960年并入桑日县。“沃卡”, 藏语意为“沃德贡杰”神喜欢之地。

  • 三合站

    元置,在今广东廉江市北五十里。明成化七年(1471)改建三合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