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晋张方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西七里。《晋书·刘聪传》:“留辎重于张方故垒,遂寇洛阳。”即此。
即可可以力更。今内蒙古武川县驻地可可以力更镇。
在今湖南华容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华容县: “褚塘湖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”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羁縻盖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唐乾元二年 (759) 改安丘县置,属密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安丘市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复名安丘县。后唐同光初又改辅唐县,后晋天福七年(942) 改为胶西县。古县名。唐乾元二年(759年)改安丘县
①在今湖南炎陵县西南四十五里,接安仁县界。宋本《寰宇记》卷115衡州茶陵县:“云秋山在县南五百里,高二千九百丈,尝云屯于上,经日不散,有如秋景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64衡州府:云秋山“在酃县西四十五里。云
又名底柱山、三门山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导河积石,“东至于底柱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砥柱,山名也。昔禹治洪水,山陵当水者凿之,故破山以通河,河水分流,包山而过,山见水中,若柱
即金满县之讹。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。
清置,属安吉县。即今浙江安吉县北梅溪镇。《吴兴掌故集》 卷13: “安吉之梅溪以梅得名。”1951年至1958年安吉县治此。(1)在浙江省安吉县东北部,邻长兴县。面积61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
即今山东东明县南三十里东明集镇。亦曰南东明集。金时移东明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