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安县

西安县

①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。元始元年(1)封东平思王孙汉为侯邑。东汉属齐国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 载:东汉建武五年(29),“张步都剧,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”。南朝宋属齐郡,移治今临朐县西南十里西安店。北齐废。

②东汉建安中,孙权分海昏县置,三国吴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武宁县西石渡乡西安村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名豫宁县。

③西晋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附近。隋开皇十八年(589)改为光安县。

④东晋永和三年(347)后改都唐县置,属兴古郡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。南齐改西中县。

⑤隋开皇四年(584)置,属协州。治所约在今云南大关县东南十六里双河场。大业初废入开边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天宝后废。

⑥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山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建初县。

⑦唐咸通中改信安县置,为衢州治。治所即今浙江衢州市。元为衢州路治。明、清为衢州府治。1912年改名衢县。

⑧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,属海龙府。治所今吉林辽源市。民国初属奉天省辽沈道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45年属辽北省。1947年改名北丰县。1949年复名西安县,属辽东省。1954年属吉林省。1956年改名东辽县。1969年撤销,并入辽源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桓台县东。属齐郡。东汉建武五年(29年),张步弟蓝弃西安走剧,即此。建武十一年属齐国。东汉末属齐郡。北齐废。(2)东汉建安中分海昏县置,治今江西省武宁县西石渡乡西安。属豫章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豫宁县。(3)西晋置,治今越南河静省香山附近。属九德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光安县。(4)东晋置,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。南朝齐改名西中县。(2)古旧县名。(1)唐咸通中改信安县置。治今浙江省衢州市境。为衢州治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移治今衢州市。元为衢州路治。明、清为衢州府治。1912年改名衢县。(2)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置,治今吉林省辽源市老虎嘴村。属海龙府。次年移治今辽源市。原属奉天省,1929年改属辽宁省。1947年划归辽北省,更名北丰县。1948年城区改设西安市(1952年改辽源市)。1949年北丰县复改西安县,1956年改名东辽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范公堤

    即捍海堰。北宋天圣间范仲淹监西溪盐仓场时筑,在今江苏省中部,大致北起大丰县西串场河,经东台市南至通州市 (金沙镇) 东南余西乡。后人称为 “范公堤”。后世屡圮屡筑,并续有增展,北起今江苏阜宁县,南抵今

  • 陉山

    ①即井陉山。在今河北井陉县北。《穆天子传》卷4:“至于鈃山之队”(《史记索隐》引作“陉山之隧”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陉山在“县(今城关镇)东北五十里。井陉之险,为河北、河东之关要。今县境诸山错

  • 大江

    即长江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缘以大江,限以巫山。”东汉王充《论衡·书虚篇》:“广陵曲江有涛,文人赋之。大江浩洋曲江有涛,竟以隘狭也。”《水经·江水》:“岷山在蜀郡氐道县,大江所出。”皆此。即“江

  • 赵韩王园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。赵韩王即赵普,北宋开国功臣,家居洛阳。淳化元年 (990)罢相,为西京留守、河南尹,仍兼中书令。淳化三年 (992) 遣人上表求致政,拜太师,封魏国公。死后追封韩王。宋李格非 《

  • 鉴空阁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4琼州引 《南海志》 云: 鉴空阁 “在城西五十里金利崇福寺前。俯瞰江流。文忠苏轼题诗云: 明月本自明,无心孰为境。挂空如水鉴,写此山河影。吾观大瀛海,巨浸与天

  • 杉溪

    ①在今江西广丰县东。源于广丰县东北咸丰山,西南流入永丰溪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永丰溪“合永平溪,经县东四十五里为杉溪,才通舟楫”。②即今福建松溪县西北杉溪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 “白石溪”条下:“

  • 泃河

    俗名错河。源于今河北兴隆县南之北三岔口,南流折而向西,经北京市平谷、河北省三河市,至天津市宝坻县入蓟运河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“梁惠成王十六年,齐师及燕战于泃水,齐师遁。” 即此

  • 淇门

    即今河南浚县西南六十里淇门。当卫河与淇河交汇处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 ·太祖纪》: 唐大顺元年 (890),朱全忠 “令庞师古、霍存下淇门、卫县”。北宋置淇门镇。即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淇门。唐大顺元年(890

  • 绥远省

    1928年改绥远特别区置,省会在归绥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。辖乌兰察布盟、伊克昭盟、土默特旗及归绥、包头、和林格尔、萨拉齐、清水河、托克托、武川、五原、东胜、固阳、丰镇、兴和、陶林、凉城、集宁、临河十

  • 五家子镇

    ①清置,属双阳县。在今吉林双阳县东南五家子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双阳县官商路:“南皇营,东南五家子镇,并达磐石。”②即今吉林双辽县东南五家子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三》 双阳县:“东南五家子镇,并通磐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