虑虒水
即今山西五台县东滤淲河。源出山西五台县西北十五里大王村,东南径县南后汇淲阳河、清水河入滹沱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14五台县: “虑虒水在县北十五里。” “汉虑虒县属太原郡,因虑虒水为名也”。
即今山西五台县东滤淲河。源出山西五台县西北十五里大王村,东南径县南后汇淲阳河、清水河入滹沱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14五台县: “虑虒水在县北十五里。” “汉虑虒县属太原郡,因虑虒水为名也”。
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三道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三道沟堡在“卫东北七十里。又东为新兴营堡”。
①亦作峨嵋山。在今安徽和县城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和州: 蛾眉山 “在州治西北。城跨山脊”。②在今浙江余姚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蛾眉山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山高二百余丈,周七十里,唐天宝六
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,接淳安县界。宋 《淳熙严州图经》 卷3淳安县: 县境 “东北到分水县界八十六里,以塔岭为界”。②在今广东始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02始兴县: 塔岭 “在县西十里。巍然耸峙,上
辽建,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密江乡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太祖“既破留可,还攻坞塔城,城中人以城降”。即此。即今吉林省珲春市西北密江村。金为上京路地。
即今河南方城县北四十四里拐河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咸丰七年 (1857) 十一月“初,南窜之匪由南召拐河图窜角子山”。在河南省方城县北部。面积198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拐河街
又名布赖寺、别蚌寺。即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哲蚌寺。藏语意为堆米寺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)由喇嘛教格鲁派(黄教)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降央却杰兴建,后经多次扩建,占地面积二十五万平方米。建筑宏伟壮观,是前
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集集镇。清设集集汛,有外委驻守。乾隆五十一年 (1786),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大理栈兵败,携家走集集埔。1946年设集集镇。据刘枝万等纂 《南投县志稿》 说: “所谓 ‘集集’ 者,
又名白羽。即今河南西峡县治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五年 (前635),“秦、晋伐鄀……秦人过析隈”。即此。后为楚邑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八年 (前524),“冬,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,实白羽”。秦置析县。
一名夜泊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江夏县 “洪山” 条下: “夜泊山在城南三十里。明初太祖围武昌,其党张必先以潭、岳兵来援,至夜婆山,常遇春击败之。即夜泊山也。”
即今江西遂川县西南大汾。1934年6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此设大汾政治局(县级)。集镇名。在浙江省临海市东南部、山沿浦两岸。属杜桥镇。人口4650。产稻、柑橘、草席。有眼镜、织布、绳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