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贵州龙里县东。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:天启二年(1622),安邦彦进围贵阳,巡抚王三善赴救,“三日抵龙头营,屡败贼兵,遂夺龙里”。②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铜仁府》:龙头营“明万历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昌都地区。唐释道宣 《释迦方志》: “多弥国,又西南至苏毗国,又西南至敢国,又南少东至吐蕃国。”唐少数民族国名。包含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大部。
明置,属盐井卫。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平川镇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盐井卫: 双桥关在 “卫东八十里,亦曰双桥堡。又东十里为杭州堡,又五里为平川驿”。清会盐营设把总驻防于此。
即今湖南津市市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二》:津市,“顺治初,州尝寄治于此,有州判”。1950年于此置津市市。
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北海口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黄河寨 “在黄县东北二十里海口。宋筑寨。明崇祯十年建石城”。
清雍正二年(1724)改甘州卫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张掖县(今甘肃张掖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市、临泽、山丹、民乐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地。1913年废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甘州左、右二卫
即今辽宁东港市西北井子镇。清咸丰《岫岩志略》卷3:北井子“在城南一百九十里”。
在今朝鲜钟城附近。明万历三十五年(1607),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战败乌拉部布占泰于此。在今朝鲜钟城附近。明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,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战败乌拉部布占泰于此。
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。一说在江原道德源附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沃沮传》:“沃沮还属乐浪。汉以土地广远,在单单大领之东,分置东部都尉,治不耐城。”即此。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。本西汉不而(一作不耐)县治,
一作龟兹国、丘兹国、归兹国、屈支国、屈茨国、屈兹国、鸠兹国、俱友囊国。本西域城国,西汉属西域都护,都在延城 (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)。魏晋时迁今沙雅县北羊达克沁废城,仍称延城。唐迁于旧城,改名伊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