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蒲城县

蒲城县

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南白水县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。隋属冯翊郡。唐开元四年 (716) 改为奉先县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复名蒲城县,属同州。天禧四年 (1020) 改属华州。清属同州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中北部。属渭南市。面积1564平方千米。人口73.7万。辖14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析白水县南部地于今址置南白水县,永平三年(510年)白水郡治迁县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以县东30里古蒲城(今蒲石村)为名,改南白水县为蒲城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白水郡废。唐开元四年(716年)十月以祀奉睿宗桥陵,改名奉先县,属京兆府。天祐四年(907年)属同州。五代唐、晋、汉属雍州,周属京兆府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复名蒲城,属同州。天禧四年(1020年)属华州。清顺治元年(1644年)属西安府,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属同州府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陕甘宁边区大荔分区,1950年属渭南专区,1956年直属省。1958年白水、澄城二县并入。1961年白水、澄城二县析出复设,将澄城县的苏家河、苏家坡、袁家坡、下尧科四个自然村及大荔县之永丰管区划入蒲城。1965年又将铜川市的萧家堡公社划入蒲城后成今境。1969年属渭南地区,1994年属渭南市。地处关中盆地东部,北洛河下游右岸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是陕西省小麦集中产区之一,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。是陕西省烤烟、苹果重要基地县,秦川牛、关中驴种源基地之一。工业以煤炭、建材为主,有硫黄、机械、化肥、制糖、纺织、陶瓷、水泥、变压器等厂。土产以烟花鞭炮闻名。侯西、西延铁路和渭清、西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南寺唐塔、北寺宋塔、六龙壁、唐睿宗桥陵等。纪念地有永丰革命烈士陵园、杨虎城将军纪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柿林县

    元初置,属郿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柿林村。至元元年 (1264) 废。古县名。元初置,治今陕西省眉县东。属郿州。寻废。

  • 高砦铺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 高砦 “明王三善讨安邦彦,既克龙里,引兵复进,夺高砦及七里冲”。

  • 八刺沙衮

    即虎思斡耳朵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。马哈茂德·喀什噶里《突厥语词汇》:“窝鲁朵, 八剌沙衮附近的城镇。八剌沙衮因此也称为虎思窝鲁朵。”为西辽国都城。

  • 兴仁县

    ①辽开泰二年(1013)置,属上京临潢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。县衙在上京南城东门之东南。金废。②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,属奉天府。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。三十四年(1908)移治抚顺城,

  • 淮海省

    1944年1月日伪由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(简称苏淮特区) 改置,省会驻徐州市 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徐州市及铜山、东海、砀山、萧县、沛县、邳县、睢宁、宿迁、沭阳、赣榆、丰县、泗阳、淮阴、淮安、涟水、阜宁、

  • 岑公岩

    一名岑公洞。在今四川万县市南隔江一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7万州:岑公岩“在大江之南。广六十余丈,深四十余丈。一石岩溜,盘结状若华盖,左为方池,有泉涌出岩簷,遇盛夏注水如帘松篁藤萝,蓊郁葱翠,真神仙窟。

  • 萧关县

    唐神龙元年 (705) 改他楼县置,属原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镇北侧。《元和志》 卷3: 萧关县 “因取萧关为名”。至德后设于吐蕃,大中间收复,置武州治此。后废。中和四年 (884) 侨治潘原

  • 上都云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都云定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南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置都匀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都匀市东南。属都云安抚司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为都匀长官司。

  • 白鹤江

    指今越南西北永富省从越池流经白鹤之红河。《元史·忙古带传》:至元间,“从诸王阿台征交趾,至白鹤江,与交阯伪昭文王战”。《交趾总志》卷1:“白鹤江在三带州。上有洮江,沱江、宣江三水合流于此,下通泸江。”

  • 泊里镇

    即今山东胶南市西南泊里镇。1944—1956年为藏马县治。在山东省胶南市西南部,南濒黄海。面积132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泊里,人口 4000。 传程氏将村宅送给许氏一半,故称许半街。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