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化路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蒙化府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。二十年 (1283) 降为州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蒙化府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带。属云南行省。二十年降为蒙化州。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蒙化府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。二十年 (1283) 降为州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蒙化府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带。属云南行省。二十年降为蒙化州。
又作洋卓云错海。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 《程站》: 曲水至白地,由甘坝山 “下山,沿洋卓雍错海岸纡折而行,柴草稀少,沙路平坦,五十里至白地”。
亦作安平砦。北宋天圣五年(1027)置,属原州。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八十里。金属彭阳县。元废。明置安平砦巡司。清裁。
①在今河北迁安县南十五里。海拔266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卢龙县:龙山在“府西四十里。山势蜿蜒,其形似龙”。因名。②又名遂城山、龙堂坡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五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遂城县“有龙山”。又《
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五十里松桂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鹤庆军民府: 松桂台 “明初傅友德征佛光砦,常屯兵于此”。
①一作诗。周代国名。妊姓。春秋时为鲁所灭。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 襄公十三年 (前560),鲁 “取邿”。即此。现传有 《邿伯鼎》、《邿遣》 等为邿国彝器。 西
在今湖北南漳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》 “青溪山” 条引 《荆州记》: “临沮县有青溪山。晋郭璞为临沮长,尝游于此,赋游仙诗。”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南。晋郭璞曾游此。
①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 歌乐山 “ 《郡国志》 云: 端州歌乐山,风起声如音乐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高明县: 歌乐山 “在县 (治今明城镇) 西二十五里,高三百余丈,周二
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南十五里三河镇。清同治《成都县志》卷1:三河场“距城三十里”。为成都北通新都要冲。
亦作锡喇穆楞、失列门林、舍剌母林。古称饶乐水,又作弱洛水。唐称潢水(黄水)。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。《清一统志·克什克腾》:潢河“在旗西一百五里。大辽水之西一源也。蒙古名西喇木伦”。
即缚吒城。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。 《新唐书·西域传·谢传》: “石汗那,或曰斫汗那。自缚底野南入雪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