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在今湖南沅陵县南沅水南,一在辰溪县西南一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7辰州府:辰阳驿“有二:一在府城外江南;一在辰溪县治西”。明洪武中置。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南沅水南岸。
又名鲁家沟。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焦冈湖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 “淮水又北,左合椒水。”即此。
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7饶州余干县:干越亭,“《越绝书》云,余大越故界,即所谓干越也。在县东南三十步,屹然孤屿,古今游者多留章句焉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3饶州:干越亭“在余干,与白云亭相对
本兰皋戍,后改为皋兰镇,在今甘肃康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阶州: “本武州,……景福元年更名,治皋兰镇。” 即此。北宋属将利县。
1932年改知子罗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在今云南福贡县南八十二里知子罗。民国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 “境内有碧罗雪山及怒江,因名碧江。” 1949年底改碧江县。1935年由丽江县知子罗行政区改置,治营
①秦、汉称胡苏亭。即今山东宁津县西南二十五里保店镇。隋初置胡苏县于此。唐改临津县。北宋废临津县,改称保安镇。②北宋置,属永城县。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。金尝移砀山县治此。元至元中,复还旧治。③
北魏离宫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脚下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太和三年(479)六月,“起文石室、灵泉殿于方山”。灵泉殿旁依灵泉池,后筑墙垣,成为灵泉宫。
在今湖北黄陂县西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黄武五年(226)七月,“权闻文帝崩,征江夏,围石阳,不克而还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权传》:黄武五年(226年),“孙权闻魏文帝崩
即今台湾省嘉义县北大林镇。清于此设大莆林汛。日本占领期间改设大林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大林镇。
亦名金盘山。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大竹县:东北“金盘山亦名仙门山。仙门水自月城山发源……西南流入邻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