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8年由龙溪县析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华崶(今福建华安县治华崶镇)。据1982年版《华安县地名录》:“以龙溪县华崶镇建县时,拟将安溪县宗信、龙涓等地并入,故取华崶、安溪的首字为县名。”在福建省西南部
指今青海大通一带地区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渊传》:“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,渡河入小湟中,河西诸羌尽降,陇右平。”
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三十五里招贤镇。清嘉庆 《莒州志》 卷3有招贤集。
在今河北雄县东张青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张青口“在保定县(治所在今文安县西北新镇)。凸峙众流之中,舟舶往来所必经,商贾凑集,最为繁荣”。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21:张青口“为保定、正定、河间三府行
南齐置,属齐宁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邕宁、横县二县南境。后废。
①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天井山“在旌德县西三十里。有飞泉激湍”。②在今浙江鄞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鄞县:天井山在“府西南七十里。下瞰深渊,上有五井,峻险难陟”。③在今
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。西晋为河内郡治。隋开皇初为怀州治。十六年 (596)改为河内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沁阳市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名河内。东汉、晋、北朝曾是河内郡和怀州治所
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三十八里六村乡温邢堌。有清道光年间 “温氏祠堂” 一座。1928年初,共产党在祠内建立沙区农民协会,遭到反动民团的镇压。但为后来的沙区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。为沙区革命根据地之一。
在今陕西勉县东。西汉为沔阳县治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》:“蜀时以沔阳为汉城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景元四年(263),“蜀监军王含守乐城,护军蒋斌守汉城,兵各五千。会使护军荀恺、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
三国蜀汉置,属梓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四十里汉阳镇。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汉德县“有剑阁道三十里,至险。有阁尉,桑下兵民也”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三国蜀置,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。属梓潼郡。两晋及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