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莘县

莘县

隋大业初以清邑县改名,属武阳郡。治所即今山东莘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莘州治。贞观六年 (627) 属魏州。宋属大名府。元属东昌路。明属东昌府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5年属东昌道。1928年以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西部偏南,与河北、河南两省毗邻。属聊城市。面积1406平方千米。人口96.2万。辖13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莘城。春秋为卫莘邑地。西汉置阳平县,治今县,属东郡。三国魏改属阳平郡。北齐废武阳县;改阳平县为乐平县;隋开皇六年(586年)乐平县复名阳平县;八年改名清邑县;十六年置莘州。大业初废州,改清邑县为莘县。因县北古莘亭而名(《元和郡县志》),属武阳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复置莘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州废,仍为莘县。宋、金属大名府。元属东昌路。明、清属东昌府。1914年属东临道,1925年属东昌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40年属鲁西行政区鲁西北专区。后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三专区(1941年)、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(1943年)、第一专区(1945年)、平原省聊城专区。1952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。1958年撤莘县入范、冠二县。1961年复置。1967年属聊城地区。1997年聊城地区撤销,属聊城市。地处鲁西平原,境内河流主要有徒骇河、马颊河、金堤河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主产小麦、玉米,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、花生、大豆等。土特产有荸荠、白莲藕、韭菜、辣椒等。工业有农具制造、粮棉加工、化肥、纺织、医药、酿酒、皮革、印刷、食品、化学、建材等。境内有禹范、胶长两条干线公路。古迹有齐桓公会盟台、古战场马陵道口、莘亭伊尹耕处和春秋时期卫宣公太子墓、唐节度使韩允中墓、宋名相王旦墓和王氏宗祠三槐堂。纪念地有马本斋烈士陵园和鲁西北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圣母泉

    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圣母泉“在黄县东南三里。《县志》: 自石窦涌出,甘洁异常,大旱不减, 居民获灌溉之利”。

  • 慈光洞

    在今江西上高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7瑞州: 慈光洞 “在上高素西四十里。缘梯而下,然后有门入。昔兵戈之时,民逃于此。壁间题云,唐乾符二年,黄巢作乱,在此逃避”。

  • 石马城

    在今陕西勉县东十里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:建兴五年(227)春,“丞相亮出屯汉中,营沔北阳平石马”。

  • 沙沟寨

   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七十里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,清裁。

  • 夏梁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梁衕市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南三十四里梁弄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余姚县有梁衕汛。1948年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四明县。

  • 三角岩

    在今四川高县南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6:明魏天威妻妾抗拒农民义军死此。

  • 隆州谷关

    一作龙舟峪关。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六十里北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祁县: 隆州谷关 “县东南九十里,南通沁州,北通徐沟县,西壁皆山,道傍有水,即胡甲水也。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。亦曰隆州谷北关”。

  • 彭州

    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彭原县(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市地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②唐贞观七年 (633) 改羁縻洪州置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后废

  • 函州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永宁县 (今河南洛宁县)。八年 (625) 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