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莎车县

莎车县

1913年改莎车府置,属新疆喀什噶尔道。治所在叶尔羌汉城 (今新疆莎车县)。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。属喀什地区。面积8195.6平方千米。人口62.1万。辖7区、7镇、2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莎车镇。喀拉吐孜、克孜勒克尔、托盖等山峰,与西部的喀喇昆仑山相耸立。叶尔羌河由西南流向东北部。“莎车”一词,源于鸭尔看,汉武帝时汉文称叶尔钦、鸭尔看,《西域史记》书中释解基于“鸭尔看”,当时所辖范围广袤,便有“土地广袤”之意。莎车是西域古国,西汉时为塔里木盆地西部强国,汉宣帝时,解忧公主的儿子万年曾为莎车王;东汉章帝元和三年(86年)降于班超。北魏时并于疏勒。唐代归疏勒镇管辖。公元10世纪末降于喀拉汗王朝的玉素甫喀迪尔汗。西辽时属耶律大石。元为鸭儿看驿,属察合台汗国。16世纪中叶,察合台后裔建立叶尔羌汗国一统南疆各地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平定大小和卓之后,清廷设办事大臣,道光六年(1826年)陷于张格尔;十年,清平定张格尔后,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移驻莎车。同治三年(1864年)属阿古柏。光绪八年(1882年)清政府平定阿古柏设莎车直隶州。二十八年升为莎车府,辖蒲犁厅、巴楚州及叶城、皮山二县。1913年改为莎车县。1929年莎车与叶尔羌分设二县,1944年复并。莎车县属喀什行政区管辖。1949年属莎车专区。1956年裁撤莎车专区,莎车等五县并归喀什专区。1970年属喀什地区。达木斯山峰、棋盘土山等山峰均高出海拔2700~3500米。有叶尔羌河、提孜那甫河等河。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农产有棉花、小麦、玉米、稻,并兼作瓜果、蔬菜,其中棉花生产居自治区榜首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铜、铅等。有棉纺、棉花加工、电力等工业。315国道、喀和公路和莎巴公路通贯全境。名胜古迹有阿孜那清真寺、阿勒屯麻扎、莎车加麻霍加买买提西热甫坟墓和阿曼尼沙汗陵墓、阿曼尼沙汗雕像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康郡

    南齐改徐闻县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广东徐闻县南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徐闻县地。隋开皇十年(596)平陈后废。南朝齐置,治齐康县(今广东徐闻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徐闻县一带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
  • 冷口关

    明置,属迁安县。为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冷口。地处燕山山脉青龙河支流冷口沙河谷道, 为控御要隘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冷口关在“县北七十里。明初,三卫贡道由冷口入。有关城……《志》云:东

  • 阿尔泰地方

    又称阿尔泰区域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设阿尔泰办事大臣,1914年8月改阿尔泰办事长官,辖区相当于今新疆阿尔泰地区及蒙古国巴彦乌盖省部分地区。1919年6月划归新疆省。同年撤销办事长官,改为阿山

  • 要如

    西藏吐蕃王朝 (约629—842) 古地区名。或作云如。藏文史籍 《五部遗教》 及 《智者喜筵》载,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,将全境划分为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 (亦作藏如拉) 等四个军政区域,即乌

  • 浮桥

    在今安徽芜湖县北黄池乡。清嘉庆 《宁国府志》 卷15: “黄池渡,一名玉溪。城北一百一十里。旧设浮桥,宣城当涂两县分造。今改为渡。”

  • 海奇山

    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,为天山支脉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2: 毕底尔河 “河之北岸二百里为大山,自西而东绵亘不绝,自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,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……又东曰哈沙拉伊山,与阿克苏界,统名曰贡

  • 湖广

    湖广行省的简称。湖广行省的简称。

  • 白水陂

    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南洪泽湖范围内。《寰宇记》卷16泗州临淮县:“邓艾庙在白水陂上,去县南一百二十里。艾于此置屯田四十九所。其陂东西长三十五里,去县百里。”即“白水塘”。

  • 牙里不藏思八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牙里不藏思八万户。藏文史籍《汉藏史集》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牙里不藏思八(雅桑)为乌思地区(前藏)六个万

  • 丰宁县

    ①北魏正始中置,为丰宁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南五十里峡口镇。隋大业二年(606)改为西乡县。②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)改四旗厅置,属承德府。治所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凤山镇。1928年属热河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