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春秋周邑,后为晋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声子曰:“若敖之乱,伯贲之子贲皇奔晋,晋人与之苗。” 即此。


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六年(前547年):楚“若敖之乱,伯贲之子贲皇奔晋,晋人与之苗,以为谋主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涡口

    涡水入淮处。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 泰始六年 (270),“吴将丁奉入涡口,扬州刺史牵弘击走之”。即此。(涡guō) 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、涡河入淮之口。魏晋以来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隘。《资

  • 许原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。《周书·文帝纪》:西魏大统三年(537),齐神武率众十万, 自后土渡河,逼华州,“乃涉洛,军于许原西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梁大同三年(537年),东魏高欢自蒲

  • 弗思木城古佛陵站

    明置,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经水陆城站有“弗思木城古佛陵站”。

  • 笕泉

   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: 笕泉 “在府北卫城内。洪武中,建卫城,中无井泉,指挥袁贤以竹笕引蒙乐山泉入城,凿池潴之,上覆以亭,取汲于此,因曰笕泉”。

  • 平远州

    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改平远府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。1913年改为平远县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降平远府置,治今贵州省织金县。属大定府。为散州。1913年废州为平远县。

  • 理番县

    1914年改理番直隶厅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。取 “治理蕃民”之意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45年改为理县。旧县名。1914年由理番直隶厅改置,治薛城(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)。因

  • 大石寨

   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约三十里大石口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代州繁畤县有大石寨。即此。即今山西省应县东南大石口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代州繁畤“有繁畤、茹越、大石、义兴冶、宝兴军、瓶形、梅回、麻谷八寨”,即此。金

  • 西阿巴哈纳尔旗

    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右翼旗。清康熙六年(1667)置,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贝力克牧场驻地平顶山。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49年并

  • 龙尾江

    即今西洱河。在云南大理市区。唐代称洱海出口为龙尾江,见南诏《中兴二年画卷》注记。又称洱水, 见唐樊绰《蛮书》卷5。

  • 何家港桥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何家港桥“北通双榆官道,达于县南,为瓜洲、京口通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