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般县

般县

①西汉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南。北魏为安德郡治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省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德州。治所在今山东临邑县北 (德平镇西南三十里)。大业初属平原郡。唐贞观十七年 (643) 废。

②南朝宋侨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、高青、章丘等县市境。北魏属东平原郡。北齐省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。属平原郡。北齐省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复置,徙治今山东省临邑县北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年)省入平昌县(治今山东临邑县北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雍泔水

    即今四川丹棱、洪雅二县境之安溪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4洪雅县有澭甘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丹棱县: 雍泔水 “在县南二十里。下流合青衣水。《州志》: 蛮语药曰雍,浆曰泔。是水可以愈疾,而甘美如浆也”。

  • 双鹰国

    今意大利的旧称。亦译作意大里亚、一打辇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:“双鹰国又名一打辇,即澳地利亚,在祋古口之西北,疆域与西洋同。与单鹰国为兄弟。”

  • 河口集

    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河口镇。明嘉靖 《寿州志》 卷1: 霍邱县有两河口集。清道光 《安徽通志》卷29霍邱县: 河口集在 “县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干沟

    即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北干沟。旧属临榆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集镇名。在吉林省通化县北部。干沟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780。原名多兴村,1948年改今名。梅集铁路、303国道经此。

  • 之罘山

    亦称芝罘山。即今山东烟台市北芝罘岛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始皇二十八年(前219),“登之罘,立石颂秦德焉”。二十九年“登之罘,刻石”。三十七年“至之罘,见巨鱼”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太始三年(前94)

  • 蒲类海

    又名婆悉海、巴尔库勒淖尔。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。《后汉书· 窦固传》: 永平十六年 (73) 固与耿忠伐匈奴,“击呼衍王,斩首千余级。呼衍王走,追至蒲类海”。即此。唐时称婆悉海或婆悉

  • 梅溪砦

    在今福建上杭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上杭县: 梅溪砦 “在县东梅溪口。宋置,今废”。

  • 松林书院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益都镇驼山路南段。宋名矮松园。明设书院。前院有门厅、过厅、东西厢房,后院有大厅、东西厢房,均为清代重建。左有名宦祠,祀宋青州知州范仲淹、欧阳修、富弼等十三人; 右有宋宰相王曾读书台遗址。

  • 东池

    在今陕西勉县东二十余里。唐人郑谷有《兴州东池》诗。

  • 正蓝旗

    1949年改察哈尔左翼正蓝旗置,属内蒙古察哈尔盟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那日图乡(后改名黄旗大营子)。1958年划归锡林郭勒盟。1966年改上都河浩特。1979年迁敦达浩特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。属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