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家集
①即今江苏海安县西南胡集镇。旧属泰县。清道光 《泰州志》 卷2: 州东有胡家集。
②即今山东商河县西北二十里胡集乡。旧属临邑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临邑县东北有胡家集。
①即今江苏海安县西南胡集镇。旧属泰县。清道光 《泰州志》 卷2: 州东有胡家集。
②即今山东商河县西北二十里胡集乡。旧属临邑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临邑县东北有胡家集。
①西晋永嘉元年 (307) 分荆、广两州置。治所在临湘县 (今湖南长沙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《湘州记》 云: “以西临湘水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、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。东晋咸
1929年改芦山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。清代为六困土把总,布朗语意为六个大村落,以汉字反其意作六顺。1953年撤销,并入思茅县。旧县名。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七区
在今四川南充市南三十五里青居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五友亭“在南充之青居山。游丙题云:明月清风为道友,古典今文为义友,孤云野鹤为自在友,怪石流水为娱乐友,山果橡栗为相保友,是五友者, 无须臾
即土壕铺。今河南渑池县西二十四里英豪镇。民国 《渑池县志》 卷 1: 西区有 “英豪镇”。原名土豪。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巡抚徐改英豪。在河南省渑池县西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
即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乡。唐于此置羁縻晃州。清移晃州巡司驻此。
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北周改安乡郡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万川县(今四川万县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改安乡郡置,治万川县(今万州区)。辖境约当今重庆市万州区、梁平县地。为南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南五十里,与无锡市分界处。《寰宇记》卷92无锡县:阳湖“在晋陵、无锡两县界。在州东六十四里,东南入太湖,二县中分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武进县:阳湖“以近阳山而名。湖东西八里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。北宋欧阳修《峡州至喜亭记》云:“夷陵为州当峡口,江出峡始漫为平流,故舟人至此,必沥酒再拜相贺,以为更生。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,作至喜亭于江津,以为舟者之停留也。且志夫天下之
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南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9丹江通判:“牛皮箐在城东南, 自厅属南亘古州、八寨、都江地界, 迤逦数百余里, 复嶂萦纡,深林蒙密,雾雨阴翳,蛇虎交行,从古人迹未至。”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