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境关
清置,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里。清同治 《酉阳直隶州总志》 卷4: “康熙七年设立千总,防关隘路,通郁山、黔、酉,为近城扼要之所。”
清置,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里。清同治 《酉阳直隶州总志》 卷4: “康熙七年设立千总,防关隘路,通郁山、黔、酉,为近城扼要之所。”
明永乐元年(1403)置,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。清康熙五年(1666)改为西隆州。明永乐元年(1403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。初属旧城州,后直隶广西布政使司。辖
在今青海玛多县西南。民国汪公亮 《西北地理》 青海湟源至结古路: 豆云 “一百十里药沟,西行至黄河滩,番名玛云,即黄河沿,路通鄂陵湖”。1957年于此置玛多县。1974年玛多县迁治玛查里。
即今吉林安图县。1963年在镇东南五里布尔哈通河边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及猛犸象、披毛犀等动物化石,被称为 “安图人”。(1)在吉林省安图县东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94平方千米。人口7.4万,朝鲜族
在今江西全南县东北。清时设巡司于此。
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一百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卢灵关“路通河南卢氏、灵宝二县。关之西有黄龛,旧传沙中有金;关之东有石室宏敞,名五仙窑”。
即椎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七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龙里卫:“又西有长冲关。”
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恒农郡国县当为 “圉县”之误。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东。
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南九十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2眉州:“《志》云:连鳌山,在西南九十里。山形如鳌。旁有栖云寺。东坡少时读书寺中,尝于石崖上作‘连鳌山’三字,大如屋宇,雄劲飞动。”今存。
即石汗那。都艳城(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;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)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卷1:赤鄂衍那国“东西四百余里,南北五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十余里”。即“石汗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