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陀
亦名子夺、解冻。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。藏语意为锤形放牧地。清徐瀛 《西征日记》: 自洛龙宗七十里过铁塘,“又三十里至紫陀” 即此。
亦名子夺、解冻。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。藏语意为锤形放牧地。清徐瀛 《西征日记》: 自洛龙宗七十里过铁塘,“又三十里至紫陀” 即此。
即今新疆玛纳斯县之玛纳斯河。《元史·耶律希亮传》:蒙古中统二年(1261),“至昌八里城。夏,逾马纳思河,抵叶密里城,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”。清称马那思,玛纳斯郭勒。古水名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
①春秋郑邑,在今山东费县东约三十七里处。《公羊传》:隐公八年(前715),“公会齐侯于邴”,即此。《春秋》作防。②春秋鲁邑,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四十余里。《公羊传》:隐公九年(前714),“公会齐侯于邴”
①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属笼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境。唐末废。②即武功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五里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 作 “武江” 县。
①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牛庄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“辽海卫,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于牛家庄。”②即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镇。明初置辽海卫于此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正定县城东北部。属南牛乡。人口4860。曾名刘下庄、寿
1947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费县、邹县、滕县三县析置,治所在白彦(今山东平邑县南白彦镇)。以驻地白彦为名。1949年迁治东山亭村(今滕州市东山亭镇)。1953年撤销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双
即今湖北襄樊市南之岘山。唐韩愈《送李尚书逊赴襄阳八韵得长字》诗:“风流岘首客”,指此。《宋史·孟宗政传》:南宋嘉定十年(1217),金人犯襄阳,“宗政午发岘首,迟明抵枣阳,驰突如神。金人大骇,宵遁”。
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扜零城(今新疆且末县西南十二里来利勒克古城)。东汉初为鄯善国所并。
唐开元十八年 (730) 置,治所在渔阳县(今天津市蓟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70: 蓟州,“取古蓟门关以名州”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渔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蓟州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蓟县及河
即古新甫山。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四十里,接莱芜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 宫山,“ 《县志》: 相传汉武封禅于此,见仙人迹。建离宫其上,故改名宫山”。亦名小泰山。
元置,在今河北围场县西北。明废。元置。在今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北。明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