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上海市青浦县北二十八里白鹤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“黄渡镇”条下:“又白鹤江市,在县北三十二里,北接嘉定县界。”清时有把总驻守。
隋开皇末改淮南县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。大业初废。
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一》: 洿池山 “周十余里,环山皆湖,水涨则宛在中央,中列廛市。明崇祯中,县尝徙治于此”。
在今河南新密市西北二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荥阳郡密县:“有开阳山。”即此。
①唐渤海国置,为崇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镇。辽废。②即隆山县。今四川彭山县。《唐会要》 卷71:隆山作崇山,避玄宗李隆基讳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。为崇州治。辽废
即轵道,秦汉亭名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 高祖元年 (前206),“沛公至霸上,秦王子婴素车白马,……降枳道旁”。即“轵道”。
①即今甘肃临洮县东东峪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滥水又西北,径武街城南,又西北径降狄道故城东。昔马援为陇西太守六年,为狄道开渠,引水种秔稻,而郡中乐业,即此水也。滥水又西北流,注于洮水。”②即今青海贵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三十里。东汉属琅邪国。三国魏属城阳郡。南朝宋属东莞郡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并入东武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。两汉属琅邪郡,三国魏、晋属城阳
一名禹祈山。又名禹迹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洞庭山支脉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“禹期山在太湖中。旧说禹导吴江,以泄具区,会诸侯于此。”
①明置,属北胜州。在今云南永胜县南清水。②明置,即今甘肃榆中县东三十里清水驿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