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鼓岭
在今海南澄迈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澄迈县:“石鼓岭在县(治今老城镇)南七十里。岭上有二石,扣之若钟鼓然,声闻里许。”
在今海南澄迈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澄迈县:“石鼓岭在县(治今老城镇)南七十里。岭上有二石,扣之若钟鼓然,声闻里许。”
①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三十里长寿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2:长寿镇“市跨河东西各里许。《旧志》称,长寿为大镇,考元时有长寿税务,盖今昔异形矣”。②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六十八里长寿镇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(1
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沙塘镇。清雍正《广东通志》卷18:开平县有“长沙塘墟”。
明置,属越嶲卫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晒经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越嶲卫: “有晒经关。” 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4: 晒经关,“ 《志》 云: 关在越嶲卫东三百里高岭山,关旁广石,即三藏法师晒经处,
北宋置,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南安军南康县有 “南埜”镇。
①西晋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隆安县。②东晋义熙初置,为汶阳郡治。治所在亭子山下(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)。北周改为远安县。③北齐置,属齐安郡。治所在
战国时秦邑,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 “请道于南郑、蓝田以入攻楚。” 即此。古邑名。(1)战国秦邑。即今陕西省汉中市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请道于南郑、蓝田以入攻楚。”即此。(2)又
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。南朝宋废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遂宁县复置,属汝南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属豫州,贞观元年(627)废。八年(634)复置。宝应元年(762)属蔡州。元和十二年
即今台湾省台中县驻地丰原市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 台湾县: “自县治 (今台中市) 北行二十里为葫芦墩,势控大甲,山间之人多至此贸易,亦行军之所必争者。” 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为丰原街。1
①清入关前都城。即今辽宁沈阳市。后金天命十年 (1625) 自东京 (今辽阳市) 迁都沈阳,天聪八年 (1634) 尊为盛京。顺治元年 (1644) 定都京师顺天府 (今北京市) 后,以此为留都,亦称
即洭水。今广东连州市东南连江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元鼎五年(前112)秋,“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, 出桂阳,下汇水”。《集解》徐广曰:“一作‘湟’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桂阳县:“汇水南至四会入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