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睹 (覩) 光台 (臺)

睹 (覩) 光台 (臺)

一名光明岩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金顶上,为观宝光 (佛光) 处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 “俯视岩腹有大圆光,偃卧平云之上,外晕三重,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。光之正中,虚明凝谌,观者各自见其形……食顷,光渐移,过山而西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一》: 峨眉山 “至光相寺,有七宝、覩光二台,俗名峰顶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亭符城

    在今江西安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安福县: 亭符城 “在县南八十里”。

  • 尝 (嘗)

    一作常。春秋鲁邑,后属齐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。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 “居常与许。” 郑玄注: “常或作尝,在薛之旁。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,筑台于薛,是与周公有尝邑许。” 又 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 《索隐

  • ①西周封国。在今山东郯城县北。战国初灭于越。《左传》: 宣公四年 (前605),“公及齐侯平莒及郯”。又,昭公十七年 (前525),“郯子来朝”。皆此。②一作虚。在今河南封丘县北。《公羊传》: 桓公十

  • 南郭郡

    西魏改东南阳郡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。北周废。

  • 新农镇

    又名兴农镇、小站。即今天津市东南小站镇。清光绪 《畿辅通志》 卷93: 光绪元年 (1875),李鸿章令淮军于此屯垦,凿川引水,“由咸水沽西面海河口接挑引河一道,导流南下二十里,至新设镇曰新农镇”。二

  • 淮西

    ①地区名。亦称淮右。隋唐以前,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,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,所以习称今皖北、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。《史记·荆燕世家》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立 “

  • 堆涌 (湧) 山

   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沾益州: 堆涌山在 “州东南二百余里。延袤二百余里。峰峦堆突,如涌出然”。

  • 炎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西封州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当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八道河子

    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南德新乡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珲春城:“正西迤南,距城二百一十里八道河子屯。”天图铁路经此。

  • 城南驿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全州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全州: “城南驿旧在州南。洪武二年迁置于广山下,去旧驿十里,正统中改置于城北朝京门外之江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