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蒲堰
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白蒲。宋时为运河(今通扬运河)上堤堰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),金兵侵淮南,诏毁通州白蒲堰以拒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省如皋市东南白蒲。宋时为运河(今通扬运河)上堤堰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年),金兵侵淮南,诏毁通州白蒲堰以拒。明、清时置镇。明嘉靖年间倭寇曾犯此。
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白蒲。宋时为运河(今通扬运河)上堤堰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),金兵侵淮南,诏毁通州白蒲堰以拒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省如皋市东南白蒲。宋时为运河(今通扬运河)上堤堰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年),金兵侵淮南,诏毁通州白蒲堰以拒。明、清时置镇。明嘉靖年间倭寇曾犯此。
一名升山。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二十二里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四》: “越王无疆为楚所灭,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94: 升山 “一名欧余山”。
明成化中置,属威海所。即今山东威海市东南百尺所。
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属和仁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。北周废。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松潘卫东有望山关。
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于此置悦城乡巡司。即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北宋元丰五年(1082)置,属乐共城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北永宁河西岸江门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纳溪水“至江门砦,有横石中流,束水如门,故谓之江门”。《宋史·林广传》:元丰间讨乞弟,“分兵绕帽溪,掩
又名高陂水。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7城父县: “高陂,县南五十六里。周回四十三里,多鱼蚌菱芡之利。”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一年(前616),鄋瞒伐宋,“以败狄于长丘”。杜注:“长丘,宋地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文公十一年(前616年):鄋瞒伐宋,“
唐武德元年(618)升公井镇置,为荣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。《元和志》卷33公井县:“有大公井。故县镇因取为名。”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废入荣德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
亦名马丘铺、马铺集。即今河南鹿邑县北三十六里马铺镇。清光绪 《鹿邑县志》 卷2 《市集》: “急公铺集,去城三十六里。即马邱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