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沟

白沟

①为巨马河一支流。自拒马河分出,历今河北涿州、高碑店等地,复与拒马河合流。即古之督亢沟水。《水经·巨马水注》:督亢沟水“上承涞水于涞谷……其水自泽枝分,东径涿县故城南。……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,南径广阳亭西,而南合枝沟。沟水西受巨马河,东出为枝沟,又东注白沟。白沟又南入于巨马河”。五代后泛指东西流向的巨马河为白沟河。宋、辽以此为界, 又称界河。河道自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白沟镇北,东流经霸州市及其以东的信安镇,达今天津市。明永乐末, 自白沟镇改道南出与易水合而东注,巨马河故道遂淤。

②又名净净沟水。源自今安徽濉溪县南古睢水,东北流至江苏铜山县西入古获水。宋时又统称今濉溪县以上睢水为白沟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熙宁六年(1073)八月,“都水监言, 白沟自濉河至于淮八百里,乞分三年兴修”。

③原为一小水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,东北流至黎山西北,与宿胥故渎合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汉建安九年(204)“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,遏淇河东入白沟, 以通漕运”。此后,上起枋堰,下至今河北威县之古清河, 皆被称为白沟。到隋大业年间才为永济渠所代替。故道南段约当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至今河北大名县之间的卫河;北段经今大名县西,北流至今威县东,下接古清河。今堙。

④古济水流经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潴为白马渊,渊水东流为白沟,又东经封丘县南、开封市北,下流与古济水合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陈留郡封丘县:“有白沟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 视为南济的一部分。唐载初元年(689)引汴水注白沟以通曹、兖赋租,水甚湛洁,称为湛渠。即此。宋、金后堙。


古水名。(1)原指自督亢泽南岸泄泽水南注巨马河一小水,即今河北省高碑店市东自北而南的白沟河。五代后用以泛指西东流向的巨马河。故道自今白沟河店北东流经霸州市城关镇与信安镇北,东抵天津市与南北来诸水会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开运二年(945年),契丹南侵,败于阳城,逾白沟而去,即此。宋、辽以此为两国界,故亦称界河。明永乐末自白沟河店改道南出与南易水合而东注,故道遂堙。(2)又称净净沟水。源自今安徽省濉溪县南古睢水,东北流至今江苏省铜山县西入古获水。宋时又统称今濉溪县以上睢水为白沟。宋世白沟遇雨潦时可通航载重百斛的船只,经月不雨即涸竭;至道、熙宁中屡议开浚,意欲使其成为汴渠以外另一自京师通向东南的漕渠,未果。(3)在今河南省浚县西。原为大河故道。以菀水分部分淇水为源,东北流接今内黄县以下古清河,水流微弱。东汉建安九年(204年)曹操欲进攻袁尚,为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运,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成堰。此后自枋堰下至今河北省威县南的清河,皆称白沟,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。至隋炀帝后才为永济渠替代。故道南段相当今河南省淇河口至河北省大名县南的卫河,即隋代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;北段经今大名县西,至威县东下接清河,今湮。(4)古济水经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潴为白马渊,渊水东流为白沟,又东经封丘县南、开封市北下流与济水合,为南济的一部分。唐载初元年(689年)引汴水注入以通曹、兖赋租,水色湛洁称为湛渠,即此。宋、金犹见记载,后湮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垟头岩

    在今浙江云和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云和县: 垟头岩 “在县西十八里,高千余仞”。

  • 步腾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在今云南景洪市北一百二十四里普文。元属元江路。明废。又作普腾部。大理国置,治今云南省景洪市北普文。元属元江路。后废。

  • 茶皂市

    即今湖南衡南县 (衡阳市) 东南四十四里茶市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泉溪市” 条下:“又茶皂市,在 (清泉) 县东五十里。”

  • 㴔滩镇

   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三十六里汲滩镇。 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三》: 㴔滩镇 “西枕湍河, 当襄、 陕之冲”。在河南省邓州市东部。面积22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㴔滩

  • 法云 (雲) 寺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。东晋时为谢仁祖住宅,后建为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三年 (887),“ (杨) 行密伏甲执 (高) 霸及丁从实、余绕山,皆杀之。又遣千骑掩杀其党于法云寺,死者数千人。是日,大雪,寺外

  • 仆固州都督府

    唐置,寄治朔方县界。约在今陕西靖边县境。

  • 劳石县

    南齐置,属临漳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附近。梁、陈间废。

  • 汝南县

    ①东晋太元年间降汝南侨郡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涂口(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寻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。隋平陈并入寻阳县。③南朝梁置,为定州弋阳郡治。治所在蒙笼城(今湖北麻城

  • 土鲁番国

    亦作吐鲁番。明西域国名。都土鲁番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)。《明史·西域传·土鲁番》:“其地介于阗、别失八里诸大国间,势甚微弱。后侵掠火州、柳城, 皆为所并, 国日强,其酋也密力火都遂僣称王。”辖境范围包括

  • 卑鞮侯井

    西汉宣帝时凿,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下》: “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,遣使者案行表,穿卑鞮侯井以西,欲通渠转谷,积居庐仓以讨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