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兔潭市
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四十四里白兔潭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醴陵县图:县东北有白兔潭。
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四十四里白兔潭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醴陵县图:县东北有白兔潭。
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五十五里。《宋史·沈括传》: “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,……帝遣括往聘。……凡六会,契丹知不可夺,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。”
即今陕西宁陕县西北柴家关乡。明正德十六年 (1521) 置巡司于此。后裁。村名。在陕西省宁陕县西北部、蒲河西岸。属四亩地镇。人口700。传说唐初柴绍在此设关得名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年)置巡检司。主
又名赤山湖、赤山塘。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升州句容县: “县西南三十里有绛岩湖。麟德中,令杨延嘉因梁故堤置,后废。大历十二年,令王昕复置,周百里为塘,立二斗门以节旱暵,开田万顷
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安东县: 傅湖 “袤十里,广六里”。
即今四川绵竹县东北二十里富新镇。民国《绵竹县志》 卷2: 富新场在 “城东二十里”。
即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南北戴河海滨草厂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临渝县图: 西南有草厂(村)。
在今河北河间、任丘二市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间县:“西北百里有长丰渠,(贞观)二十一年刺史朱潭开。又西南五里有长丰渠,开元二十五年,刺史卢晖自束城、平舒引滹沱东入淇通漕,溉田四五百顷。”
在今广东顺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顺德县“冲鹤堡”条:“古楼堡在县西南八里。”
或曰又名灵泉。在今江西宜春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袁州宜春: “有宜春泉,酝酒入贡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宜春县: “县侧有暖泉,从地涌出,夏冷冬暖。清澄若镜,莹媚如春,饮之宜人,故名宜春县。”
一名龙门山、钟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景明初,高祖、文昭皇太后营石窟“于洛南伊阙山”。即此。即“伊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