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淮山。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 房陵县 “有维山,维水所出,东入沔”。
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东。清王闿运《湘军志》卷11:咸丰十年(1860)镇压梧州义军,“五月,军至贺,夹水为屯。贺城东隔水,有大市曰东街,居廛盛于县城,寇据为栅。戊午,王月亮、李金旸分攻东街,破二卡,
①即齐子岭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一》: 秦岭,“ 《县志》: 高欢、宇文泰争战之界,故齐、秦岭两呼之”。②亦名南山。在今陕西南部。为渭河、淮河与汉江、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岭。又名北岭
即乌思藏四如。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(意为翼、部),共四个,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。
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蓼泉乡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94: 西凉李歆嘉兴元年 (417),“沮渠蒙逊遣其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诱歆,……蒙逊率众三万,设伏于蓼泉,歆闻引兵还”。即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甘
隋开皇十一年(591)升弘静镇置,属灵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大业初属灵武郡。唐属灵州,神龙元年(705)改为安静县。古县名。又作宏静县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
①在今湖南浏阳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浏阳县:龙津水“源出道吾山,经县西门外入浏水”。②在今广东海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龙津水在“县东七里。源出银瓶山,南流至小金笼山下,与赤岸、大小
①即今江西修水县西,修水北岸马坳镇。清时于此设讯。②或作牛马市。晋代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东建春门外二里谷水南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27引陆机《洛阳记》曰:“马市在城东。”《水经·
即阳花场。今四川资阳市东北四十里保和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:资阳县“杨化场在县四十里”。
在今广西龙州县西,接越南界。《清一统志 ·太平府》: 莄花隘 “在上冻土州东 ( ‘东’ 应为‘西’) 三十里。……接越南界,有兵防守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。清时设兵戍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