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沙塘
在今贵州石阡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石阡府: 登沙塘 “在石阡司治南。居民筑堤遏水以避旱”。
在今贵州石阡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石阡府: 登沙塘 “在石阡司治南。居民筑堤遏水以避旱”。
①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武清县: 新庄 “在县西南八里,亦运河所经,今为新庄铺”。②即今台湾台北县北新庄市。清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移八里岔巡司治此,四十五年 (1780)裁
①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盘山县东南古城子乡附近。东汉属辽东属国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大辽水》: 大辽水 “东南入塞,过辽东襄平县西。又东南过房县西”。即此。②明洪武十年 (1377) 改房州置,
又称勐邦。明代属车里宣慰司,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设土把总。傣语 “勐” 为坝子,“旺” 或“邦” 为飞貉 (鼯鼠),意即鼯鼠坝。
五代晋天福四年 (939) 改湘源县置,为全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七里柘桥村。后周显德三年 (956) 迁治今全州县。元为全州路治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废入全州。古县名。五代晋天福中以湘源县
即苍亭。在今河南南乐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南乐县:仓亭“其地有仓帝陵及造书台,亭因以为名”。
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大埔县:大河山在“县(治今茶阳镇)西四十里。高百余丈,周四十里。大河经其西。一名阳石峰”。
①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、固陵、巴三郡。建安六年(201)改固陵为巴东,改巴郡为巴西,改永宁为巴郡,合称三巴。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大部分地区。南朝宋泰始五年(469)以益州之巴郡、巴西
1949年7月改淮南特区置,隶皖北行署区。治九龙岗 (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九龙岗)。同年11月改置淮南矿区办事处。1951年改设淮南市,迁今治。1949年设置(县级),治今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。属皖北行署区
在今湖南湘潭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湘潭县: 琵琶峰 “与南岳祝融峰相望,七十二峰之一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 长沙府一》: 琵琶峰 “以形似名”。
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遂平县:上渠沟“源出查牙山,东流合阳奉渠入沙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