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甘松岭

甘松岭

一名甘松山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(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)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通轨县“有甘松山”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开元十九年(731),吐蕃请“互市于甘松岭。宰相裴光庭曰:‘甘松中国之阻,不如许赤岭”’。《寰宇记》卷81嘉诚县:甘松岭“按《山海经》云:甘松岭亦谓之松叶岭,即江水发源于此。土人谓之松子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甘松岭在“卫西北三百里。亦曰甘松山,一名松桑岭。土人谓之松子岭。后魏有甘松县、唐置松州皆以此山名”。


古山名。又名甘松山(《隋书·地理志》)、松叶岭、松子岭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以产甘松得名。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。一说在松潘县西北。十六国前凉之甘松护军,西秦之甘松郡、北魏之甘松县、唐之松州、明之松潘卫、清之松潘厅和今之松潘县皆因此山得名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开元十九年(731年)吐蕃请“互市于甘松岭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郑母店

    即今山东青州市东南郑母镇。明嘉靖 《青州府志》 卷11: 郑母店在 “城东四十里”。

  • 乱柳

    在今山西沁县南十里段柳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,“周德威等退屯乱柳”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威胜军:“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。”在今山西省沁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

  • 洗溪

    即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二十里洗溪镇。隋末于此置卢溪县。

  • 远济堰

    亦名通济堰。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)益州采访使章仇兼琼开,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宝子山下,引岷江水溉江西农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新津县:“西南二里有远济堰,分四筒穿渠,溉眉州通义、彭山之田。”即此。即“

  • 昭觉河

    即今四川昭觉县境之昭觉河,为西溪河上源,注入金沙江。清宣统 《昭觉县志稿》 卷2: “昭觉河在县东门外。”

  • 合肥县

    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里。《水经·施水注》:“盖夏水暴长,施合于肥,故曰合肥。”东汉为合肥侯国。三国魏复为合肥县,移治今合肥市西北。西晋属淮南郡,复还旧治。东晋改名汝阴县。隋开皇初复

  • 阿娘坝

    亦作安良坝。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。清道光徐瀛《西征日记》:“发阿娘坝,行五十里至东俄洛。”

  • 和昌城

    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唐贞观元年 (627),宣汉县 “自和昌城移治新安,属通州”。

  • 速为驿

    明置,在今云南广南县西。后废。

  • 盐札萨克旗

    和硕特北左末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乌兰县北。后迁乌兰县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