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牛心山

牛心山
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:“牛心山在城西七十里,与上常谷口近。”与长峪、镇边相邻。

②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牛心山“在归化城西北一百十里。蒙古名巴颜朱尔克。《九边图说》云:东连牛心之堡。即此”。

③在今辽宁义县西、北票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后屯卫:牛心山“在卫西六十里,与废兴中州接界”。

④即今吉林东南之南岗山脉,界于海兰河与图们江之间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9:牛心山在“(珲春)城西北二百二十里”。

⑤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宜城县“石梁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西南二十里有牛心山,其南五里为鹞子山,有天坑。宋末与蒙古战于牛心山不利,士卒多坑于此。”

⑥在今湖北房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牛心山“在房县东一里。旧有关”。

⑦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长庆四年(824),“龙州刺史尉迟锐上言:‘牛心山素称神异,有掘断处,请加补塞。’从之。役数万人于绝险之地,东川为之疲弊”。胡三省注:“牛心山在龙州江油县西一里。”

⑧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6长宁军:砚石溪“在牛心山后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长宁县“宝屏山”条下:“牛心山在县治东。山形嵂崒,如牛心然。”

⑨即牛心堆。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、南川河西。《新唐书·吐谷浑传》:贞观九年(635),李靖等“诸将战牛心堆、赤水源,数虏将南昌五慕容孝儁,收杂畜数万”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一》“牛心堆”作牛心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道沟

    ①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,为珲春河支河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1:珲春河支流有四道沟河。河口附近有四道沟屯。②即今吉林临江市东南四道沟镇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临江县东南有四道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

  • 兴唐军

    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)置,治所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北马邑。唐天成初改置寰州。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年)置,治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北马邑。唐明宗天成元年(926年)改置寰州。

  • 山坪

    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“合小坪”条内:“山坪在县西南。正德中,‘贼’曹甫反,据江津,抚臣林俊攻败之,又败之于山坪、伏子岸诸处,尽歼其众。”

  • 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汲城村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庄襄王三年(前247),“蒙骜攻魏高都、汲,拔之”。又,《秦始皇本纪》:七年(前240),“以攻龙、孤、庆都,还兵攻汲”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

  • 神前街

   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神前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巡司移驻鹰潭镇 (今鹰潭市)。

  • 蛟洋村

   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蛟洋乡。村上有文昌阁,建于清乾隆六年 (1741),是 一个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塔式建筑。原为文人聚会及会试、文会、祭祀活动的场所,民国以后改为广智小学校址。1929年7月,中共闽西第一

  • 锡坑墟

   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锡坑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0: 长乐县有锡坑坝汛。

  • 抚河

    又名旴水、汝水、武阳水、建昌江、临川江。在今江西东部。源出广昌县南驿前镇,北流经临川市,到王家洲分为两支:一从南昌入赣江,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。后抚河堵口,主流改道,经青岚湖入鄱阳湖。因水经临川市,为旧

  • 石壁石板溪

   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南宣抚司:石壁石板溪在“司西里许。其旁有九曲溪,合流入施州界,下流注于清江”。

  • 登部山

   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南之登步岛。宋《乾道四明图经》 卷7昌国县: 登部山 “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