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里集
即今河北魏县南四十八里牙里镇。明正德《大名府志》卷1:大名县有牙里集。
即今河北魏县南四十八里牙里镇。明正德《大名府志》卷1:大名县有牙里集。
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许家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:临川县西北有许家渡。
在今山东日照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: 河山 “在日照县北二十里。《县志》: 为县主山,以其为境内众河之源,因名”。
即第一山。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天台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: 第一山 “在盱眙县治东,为县治主山。旧名慈氏山。上有米芾书 ‘第一山’ 三字,因名”。
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北。清雍正七年(1729)置瓦述更平东撒土百户。
在今广西武鸣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紫金岭 “在县南二十里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北八里蟠龙冢东一里。元巶在《魏书》、《北史》均无传,据出土墓志称:“王讳巶,字子开,孝文皇帝之孙,丞相清河文献王之第二子也。武泰元年太岁戊申四月戊子朔十三日庚子暴薨于河阴之野,时年
①唐咸亨三年 (672) 置,属郴州。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。北宋太平兴国后废。南宋嘉定二年 (1209) 复置,绍定初改为兴宁县。②1914年改兴宁县置,属湖南衡阳道。治所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升东宁府置,属辽阳行省。治所在平壤(今朝鲜平壤市)。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北道以北及辽宁鸭绿江流域。后废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以东宁府改名,治平壤(今朝鲜平壤市)。二十七年寄
在今四川邛崃市东高埂镇 (旧太平乡)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邛州: 高桥铺 “在州东四十里”。
明置,属内乡县。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邓州内乡县: “又西南,有党子口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