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光寺

灵光寺

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。是八大处中第二处。创建于唐大历年间。初名龙泉寺。辽咸雍七年(1071)增建招仙塔。金大定二年(1162)重修,改名觉山寺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再修,改名灵光寺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毁。在清理瓦砾过程中,从塔基处发现一石函, 函内有一沉香木匣,匣内有“佛牙”一颗, 匣上记有“释迦佛灵牙舍利”和“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”字样。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为长期安放这件佛教遗物,在灵光寺北院内新建了一座八角十三层檐的佛牙舍利塔。


本名圣寿寺。在广东省梅州市东南40千米的阴那山麓。相传唐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寮,他死后人们在此建寺。明洪武十八年(1385年)扩建后改今名。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,其中最大的佛殿(又名波罗殿),重檐歇山顶,面阔3间,进深7间,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,俗称波罗顶,结构巧妙。寺内香火盛时,寺外仍看不到一丝烟缕;殿后古木参天,殿顶亦不留一片落叶,是建筑科学艺术上一项创造。寺前有古柏两株,一荣一枯。传说是开山祖师潘了拳所植。寺周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,称五指峰。登高远眺,尽处可见梅江、汀江、梅潭河三水汇流,左右有香炉、白虎二峰,山影潭光,上下辉映,引人入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滑盐县

    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南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滦平县南,属渔阳郡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新头河

    亦作辛头河、信度河、申河。即今巴基斯坦境之印度河。东晋法显 《佛国记》: 摩头罗国 “自渡新头河至南天竺,迄于南海,四五万里,皆平坦,无大山川,正有河水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广州通海夷道: “广州东

  • 西燕

    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政权。东晋太元九年(384)慕容泓称济北王,次年慕容冲称帝,一度据有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。十一年,慕容永迁都长子县(今山西长子县西南),有上党、太原、平阳、河东、乐平、鲜兴

  • 冷泉关

    又名古川口、灵石口。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三十里雀鼠谷北口。关外迤北皆平原旷野,入关则左山右河,中道一轨,为南北咽喉。《明史·聂豹传》:明嘉靖间,“豹令富民出钱,罪疑者赎,得万余金,修郭家沟、冷泉、灵石诸关

  • 垝津

    即白马津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: “秦故有怀地刑丘、之城、垝津。”又作围津。见“围津”、“白马津”。

  • 化庄集

    即今河南新蔡县东北三十二里化庄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十一年(1861)六月,“有另股陈太常等分踞化庄集”。

  • ①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棘,子山故邑。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

  • 散步滩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之漫步暗沙。1935年命名为散步滩。1947年改名漫步暗沙。

  • 云路场

    又名过路凼、过路场。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北六十里国梁镇。道通铜梁县。民国时为纪念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饶国梁烈士而改名。

  • 宽仁门

    五代梁东都、晋汉周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内宫城东一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,“帝于宫中起火,自携剑驱后宫十余人将赴火,为亲军将薛超所持。俄而 (张) 彦泽自宽仁门传契丹主与太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