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火山

火山

①在今山西河曲县南六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50:“火山军在岚州火山之下,皇朝平晋后置,控临边境,仍以火山为名。火山在军东四十里。”《辽史·景宗本纪》:辽乾亨元年(979),“太保矧思与宋兵战于火山,败之”。均此。

②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五里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火山上有火井,南北六七十步,广减尺许,源深不见底,炎势上升,常若微雷发响,以草爨之,则烟腾火发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元二年(480),“夏四月,辛巳,魏主如白登山;五月,丙申朔,如火山”。即此。

③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科尔沁》:火山“在右翼前旗北二百里。蒙古名葛尔齐七”。

④在今广西梧州市南隔江二里。唐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上:“梧州对岸西火山, 山形高下大小,如桂林独秀山。山下有澄潭,水深无极。其火每三、五夜一见于山顶。每至一更初火起, 匝其顶如野烧之状,食顷而息。或言其下水中有宝珠,光照于上如火。上有荔枝, 四月先熟,以其地热,故名火山也。”

⑤一名火焰山。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。清祁韵士《西域释地》:火山“在城东。肃州志载作火焰山。自土鲁番东至喀喇和卓诸回城,山皆赤色,如火焰然。故明时有火州之名”。唐诗人岑参《火山云歌送别》诗云:“火山突兀赤亭口,火山五月火云厚。火云满山凝未开,飞鸟千里不敢来。”


(1)即今山西省河曲县南、黄河东岸火山。山上有孔,以草投之烟焰上发,可熟食。辽乾亨元年(979年),太保舒苏与宋兵战于火山,即此。(2)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西北。唐岑参诗有“火山突兀赤亭口,火山五月火云厚”句。(3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南,隔浔江(西江)耸立。唐曹唐诗有“日照双旌射火山,笑迎宾从却南还”句。周围四季郁葱,因有“埋剑吐芒宵烛汉,藏珠浮映夜辉山”而得名。相传秦末南越王赵佗藏剑于此,故夜里腾光,每三五天一见,一更初起火,由下蔓延至顶,全山通红,火光冲天,顷刻间而熄灭,翌日山上依旧苍翠欲滴。又传山下有潭,水深无极,下有宝珠,初更浮起,月星皎洁,宝光烛天,如峨眉洛迦、南岳圣灯之状,即为“火山夕焰”奇观。山产荔枝,每年四月即成熟,曾是驰名全国的“火山荔枝”。山下江边的丙穴,产嘉鱼,状如小魽鱼,味极美,据说全国著名之嘉鱼,始产于此,后繁殖各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渥阳水

    亦名泥阳水、下辨水。即今甘肃成县、徽县境的洛河。《清一统志 ·阶州一》 引 《方舆胜览》: “发源于天水谷,东南流至泥阳镇与栗亭水合。”

  • 上白沙场

    亦名白沙场。即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白沙镇。民国《合江县志》卷1:上白沙场“距城三十里。旧称白沙镇,在大江北岸。居民三百余家,贸易以米、豆为大宗,谷米多运销朱家沱,豆类多运销贡井”。

  • 双滘

    即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双滘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东安县西南双滘水岸有双滘墟。

  • 内亭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化县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8内亭县:“因内亭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宁越郡。唐属钦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灵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

  • 独乐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马湖峪。东汉废。②北魏置,属赵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无定河西马湖峪,属上郡。有盐官。东汉废。(2)北魏置

  • 平茶水

   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平江河,为梅江河上源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平茶洞长官司:哨溪在“司治东南……满溪在司西南十里,亦出白岁山,以水常溢不竭也,合流而东北曰平茶水,至酉阳东南,会于酉水”。

  • 乌第河

    亦作兀的河、乌底河、无底儿河。源出外兴安岭,东流入鄂霍茨克海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之乌第河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中俄《尼布楚条约》:“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割,

  • 三水河

    一名汃水。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马栏河、三水河。源出县东北,西南流径县城南,又西南流至彬县入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三水县:三水河“源出宜君县, 西流入县界, 又西南入于泾水。《志》云,县境有罗川水,以三

  • 松陕水

    即今甘肃古浪县之古浪河。源出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南乌鞘岭,东北流径古浪县东,又东北潴为泽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苍松县: “南山,松陕水所出,北至揟次入海。”

  • 龟祥山

   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姚安军民府:龟祥山在“府治西。一名赤石山,以山石皆赤也。山顶有泉,亦曰龟祥泉。旁有万花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