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滠水

滠水

①古水名。据 《水经·江水注》 及 《水经·涢水注》,故道自今湖北汉川县东北分涢水东流,至黄陂县南入长江。久湮。

②又名武湖水。即今湖北黄陂县东滠水。源出鄂、豫两省边境山地,南流到黄陂县南入长江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江水 “又东合滠口,水上承涢水于安陆县,而东径滠阳县北,东流于江”。


长江中游支流。在湖北省东部。《水经注·江水》:“江水又东合滠口水……东流注于江。”即指此水。源出鄂、豫两省边境三角山西麓,向南流经红安县,在武汉市黄陂区钱耿岭入长江。长112千米,流域面积2172平方千米。支流有两大河、长堰河、彭城河、栗树河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马府

    唐贞观中置,为府兵所居之处。故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。《元和志》卷13晋阳县:“竹马府,在(并)州城中。”即此。开元十一年(723)废。

  • 淄州路

    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改淄州置,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及博兴县西南部、高青、邹平两县东部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年)升

  • 普河

    在今山东东明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东明县: 普河 “大河余流也。《志》 云: 县四面俱有护城壕堤,惟北门堤外有普河一道,当河南黑阳山下流,岁久冲淤,渐成巨浸,因筑堤以防其冲啮”。

  • 福余 (馀) 卫

   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。洪武二十二年(1389) 置,属大宁都司。福余卫又称 “我着”,应即女直兀者部名,其地在元浦峪路、灰亦儿千户所境(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乌裕尔河和嫩江左右)。永乐间改属奴儿干都司。宣德、

  • 哈拉哈什

    即今新疆墨玉县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3: 哈喇哈什,“回语: 哈喇,黑色。河中多产黑玉,故名”。1919年置墨玉县于此。

  • 沃洲寨

   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余里沃洲山麓寨岭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元年(860),“南路军拔贼(裘甫)沃洲寨”。即此。见“沃洲山”。

  • 黑泉堡

    明置,属高台所。即今甘肃高台县西北五十里黑泉乡。南有泉色深绿,故以为名。明置驿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高台所: 黑泉堡在 “所西五十里”。

  • 长河西安抚司

    五代后蜀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。元改为长河西宣抚司。

  • 灵璧县

    北宋政和七年(1117)改零壁县置,属宿州。治所即今安徽灵璧县。据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载:“以县产磬石,珍之如璧,故名。”蒙古至元四年(1267)属泗州,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复属宿州。清属凤阳府。民

  • 大浴真水

    亦名中陵川水。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、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树颓水“西南流,右合中陵川水。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,北俗谓之大浴真山,水亦取名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