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涞源县

涞源县

1914年改广昌县置,属直隶保定道。当以涞水之源,故名。治所即今河北涞源县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部,西邻山西省。属保定市。面积 2448平方千米。 人口26.2万。辖6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涞源镇。以涞水发源境内得名。西汉置广昌县,治今县北,属并州代郡。东汉属冀州。晋末省入灵丘县,北周大象二年(580年)复置广昌县,治今址,属蔚州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更名飞狐县,初属易州,后属上谷郡。隋末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复置,寄治今徐水县遂城,属蔚州。贞观五年(631年)徙今治,属河北道。元先后属大同路、弘州、上都路、蔚州。明洪武初复名广昌县,属大同府蔚州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改属直隶省易州。1913年属范阳道。1914年以涞水发源地更名涞源县,属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5年划归察哈尔省,1949年复归河北省,属保定专区。1960年属保定市,1961年复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,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区。拒马河、唐河、乌龙河流经全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谷子、马铃薯等。有药材、用材林、经济林、野生动物资源。工业有采矿、选矿、炼铁、水泥、机械、印刷等。驻有省市属钢铁厂、铜矿、石棉矿、电厂等。京原铁路及108、207、112国道经此。古迹有阁院寺、兴文塔、明长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和郡

    北魏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水池县 (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、临潭、康乐等县地。北周移治当夷县 (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)。武帝时废。北魏于吐谷浑地置,治洪和城(今临潭东南),属河州。辖

  • 西樵山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西樵镇附近,最高峰为大科峰,海拔344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樵山“高数百仞,势若游龙,盘踞四十余里。峰峦大者七十有二,互相连属,内顾若罗城,其极高峻者曰大科峰。……

  • 黄浦江

    在今上海市境内。旧误传为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所疏导,故别称黄歇浦、春申江。黄浦之名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(1158) 高子凤 《南积善寺记》,《宋会要·食货八之二九》 作黄浦塘。元至元年间称黄浦港。《明

  • 丰顺乡

    在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丰顺乡巡司“明初置,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。嘉靖中分置平远县,因移于松口,兼管松口驿事”。

  • 口北道

    1914年由原口北道袭置(张北、独石、多伦三县除外),属直隶省。治宣化县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约当今河北西北部、北京市延庆内外长城之间地区。1928年废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裁怀隆道置。治宣府镇(

  • 俺的干

    一名安集延。西辽属地。即今乌孜别克斯坦安集延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 俺的干 “西域小部落。元太祖尽平西城,封子弟为王镇之,其小者则设官置戍,同于内地。元亡,各自割据,不相统属。洪武、永乐间,数遣人招谕,

  • ?玛台 (臺)

    亦作固、 ��吗。 清置, 即今新疆皮山县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3和阗: ��玛台 “九十里至绰洛克腰台”。光绪二十八年 (

  • 瓦合山

    亦名瓦河山。在今西藏类乌齐县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瓦合大山“在类乌齐西南。山大而峻,路险难行,四山相接,绵亘一百六十里,四时积雪”。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云南官兵三百余名,至此山下扎营,一夜

  • 巴江

    ①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南江,为渠江上游支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8化城县“有巴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巴江“水屈曲如巴字,因名。即字江也”。②即今四川仪陇县东之消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仪陇县:巴江

  • 腊 (臘) 惹洞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