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湖口
即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四十二里洋湖乡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阳信县西南有洋湖口。
即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四十二里洋湖乡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阳信县西南有洋湖口。
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1信州: 鹅湖,“ 《鄱阳记》 云,山上有湖,多生莲荷,一名荷湖山。今以鹅湖著。按,《旧经》 谓昔有龚氏居山傍,所蓄鹅逸于山,长育成群,复飞而下,因谓之鹅湖”。《
在今陕西宁强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 柏林驿 “在宁羌州治北”。
即今福建连城县南庙前镇。明曾移北团寨巡司于此。
三国魏太和二年 (228) 置,治所在锡县(今陕西白河县东)。景初元年 (237) 废。
清置,属绛县。即今山西绛县东北三十四里大交镇。古镇名。又作绘交镇。金置,即今山西省绛县东北大交镇。属绛县。因浍水西南与诸水交合,故名。
即茂湿山。在今四川茂县北十二里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 贞元十三年 (797) 攻吐蕃,“元膺出湿山、成溪” 即此。
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北水出新浦县北高梁山,分溪南流,径其县西,又南一百里入朐忍县,南入于江,谓之北集渠口,别名班口,又曰分水口,朐忍尉治此。”
在今广东斗门县西虎跳门水入海口,与对岸新会之厓门隔湾相望。形势险要。清光绪 《广东图说》 卷1香山县: “虎跳门,县治门户,上有炮台。”香山协设把总驻防于此。即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崖门海。清属香山协
明洪武十年 (1377) 升叙南千户所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今四川宜宾市。后废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升叙南千户所置,治今四川省宜宾市。属四川都司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废。
唐宝应元年 (762) 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