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子街
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四十里沙子镇。清设县丞驻此。清王闿运《湘军志》卷11:咸丰七年(1857),“平乐寇用战艇依水通粮,筑屯平乐北二塘墟、沙子街,阻险自固”。
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四十里沙子镇。清设县丞驻此。清王闿运《湘军志》卷11:咸丰七年(1857),“平乐寇用战艇依水通粮,筑屯平乐北二塘墟、沙子街,阻险自固”。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下。为登山之初步,仰视千仞峭壁,性怯者即此裹足。当道石刻“回心石”三字。清光绪《华岳志》卷1:回心石“路有斜削绝壁,攀鏁自此始,登者畏险辄还,故曰回心,镵有‘英雄进步并当思父母’字
一作佛阿喇城,又称费阿拉。即老城。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五年(1587)建。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老城南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:老城“在城南八里。周一十里六十步,门四。城内西有小城,周二里一百二
北魏皇兴四年(470)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丰阳县(今陕西山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商州市及丹凤、商南、洛南、山阳等县地。永平四年(511)改名上庸郡。北魏皇兴四年(470年)置,治丰阳县(今陕西山阳县)。
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9合州: 斜岩 “在石照县东北八十里,高十余里。有石横亘,岩腹如拖修帛,迤长四五里,岩以此得名。环左右百里,望之如积雪,与日相射。下有穴,俗谓之龙洞。水由洞中出。
从沈吉铁路的团林站(今吉林辉南县东北)经辉南至杉松岗。长42公里。日伪于1944年修筑。次年被拆除。
南朝梁置,属临贺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贺县西南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161临贺县: 废荡山县 “因界内荡山为名”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置,属贺州。天宝初属临贺郡,乾元初复属贺州。北
即松江方塔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东方塔公园内。寺建于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)。北宋熙宁至元祐间(1068—1094)建塔,砖木结构,九级方形,高42.5米。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。后因年久失修
即今山东昌邑县东北二十四里东冢乡。清乾隆《昌邑县志》卷2有东冢集。
汉上林苑中的离宫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高窑村一带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孝宣霍皇后》:“霍后立五年,废处昭台宫。后十二岁,徙云林馆,乃自杀。”
在今山西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州:“圣鼓山在州东北五里。上有大石,击之声如鼓。一名圣鼓岭,下有水,流入漳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