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布政使司
清制每省设一布政使司,掌管全省财赋和属官。唯江苏省自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后分设江宁、江苏二布政使司,江苏布政使司驻苏州府(治今苏州市),辖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镇江四府及太仓直隶州、海门直隶厅。
清制每省设一布政使司,掌管全省的用人和理财。惟江苏自顺治十八年(1662年)分左右布政使司,左司驻江宁府;右司驻苏州府。康熙六年(1667年)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(江苏省),为江苏建省之始。辖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镇江四府,太仓直隶州、海门直隶厅。
清制每省设一布政使司,掌管全省财赋和属官。唯江苏省自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后分设江宁、江苏二布政使司,江苏布政使司驻苏州府(治今苏州市),辖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镇江四府及太仓直隶州、海门直隶厅。
清制每省设一布政使司,掌管全省的用人和理财。惟江苏自顺治十八年(1662年)分左右布政使司,左司驻江宁府;右司驻苏州府。康熙六年(1667年)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(江苏省),为江苏建省之始。辖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镇江四府,太仓直隶州、海门直隶厅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安平县 (今河北安平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深州: “以州西故深城为名。” 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仍治安平县,同年移治饶阳县 (今饶阳县)。贞观十
秦离宫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秦始皇三十一年(前208),“始皇为微行咸阳,与武士四人俱,夜出逢盗兰池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渭城县注:有“兰池宫”。秦置,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秦
又名惩洋港镇。即今江苏射阳县西北二十八里通洋乡。旧属阜宁县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阜宁县: “征祥港镇在城东六十里。” 地居通洋港畔,故名。
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东南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丽江军民府: 雪山门 “在巨津州 (今巨甸镇) 东北。旧名越灭根关,当吐蕃麽些之界,极为险峻”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西礵岛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西礵岛。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明永乐元年(1403)置,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。清康熙五年(1666)改为西隆州。明永乐元年(1403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。初属旧城州,后直隶广西布政使司。辖
俗称柯尔洛果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北右末旗。在今青海天峻县西北。后迁今德令哈市西。
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。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的咽喉。《汉书·郦食其传》:郦食其对高帝说:“杜太行之道,距飞狐之口。”即此。飞,又作蜚。即今河北省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。为河北平原
即天柱峰。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武夷一曲。明《八闽通志》卷6《地理志·山川》崇安县:大王峰“一名天柱峰。昔有张真人坐逝于此山,亦号仙蜕岩”。又称天柱峰。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九曲溪口,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