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汉阳县

汉阳县

①西汉置,属犍为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。东汉属犍为属国。三国蜀汉属朱提郡。南朝梁废。

②南朝宋侨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。后废。

③北魏置,为魏明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汉阴县西北汉阳乡。北周废。

④西魏改兰仓县置,属长道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礼县。隋废。

⑤隋大业二年(606)改汉津县置,属复州。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临嶂山下。《寰宇记》卷131:“以在汉水之南, 居嶂山之阳为名。”三年(607)属沔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徙治凤栖山(今武汉市汉阳区),宝历二年(826)属鄂州。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) 为汉阳军治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为汉阳府治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49年徙治蔡甸镇(今武汉市蔡甸区)。1992年9月改为武汉市蔡甸区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一带。属犍为郡。三国蜀属朱提郡。南朝齐改属南朱提郡。南朝梁废。(2)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汉阴县西南。为魏明郡治。北周废。(3)西魏废帝改兰仓县置,治今甘肃省礼县。为汉阳郡治,北周属长道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长道县,移治今西和县北长道镇。(2)古旧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以汉津县改名,治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东。属沔阳郡。“以在汉水之南,居嶂山之阳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移治今武汉市汉阳区。唐初为沔州治,太和中后属鄂州。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年)为汉阳军治。元、明、清为汉阳府治。1912年裁府留县。1927年和1949年曾先后将城区与武昌、汉口合设武汉市。1949年迁治蔡甸镇。1992年撤销汉阳县,并入武汉市,改设蔡甸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州

    ①唐先天元年(712)改箕州置,治所在辽山县(今山西左权县)。《元和志》卷13仪州:“因州东夷仪岭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、榆社、左权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)改乐平郡,乾元元年(

  • 屯溪镇

    即今安徽黄山市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休宁县:“东南有��厦巡检司,后移于屯溪。”1949年改置屯溪市。1987年改为黄山市。

  • 小东坝关

    明置,属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西南晓坝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县:“东(南)有小东坝关。”清嘉庆《安县志》卷12:小东坝关“一名晓坝关,在县西三十里。防羌番由千佛山窜入茶坪而设。古有关,今废”。

  • 阿巴哈纳尔左翼旗

    清康熙四年(1665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乌力吉德力格尔附近。后迁贝子庙(今锡林浩特市)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

  • 西峡山

    在今贵州镇远县西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:西峡山“路通偏桥,岩石奇胜”。

  • 锡坑墟

   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锡坑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0: 长乐县有锡坑坝汛。

  • 韩江

    即今广东潮州市东韩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海阳县: 韩江 “在府城东韩山下。源出江闽汀、赣二州境,流入界,会三河而南出,又合产溪、九河、凤水,过凤栖峡,经恶溪而至山下为韩江。又经老鸦洲分流为三:

  • 浮金堂

    在今广西藤县城北流河畔。宋初建于东山山麓,后迁今址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9藤州: 浮金堂“在镡津县 (今藤县) 衙东山”。宋苏轼被贬儋州 (治今海南儋州市西北中和镇),获赦北归,从北流乘木筏至镡津县

  • 虔南县

    ①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以龙南县改名,属虔州。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 复改为龙南县。②1912年以虔南厅改置,属江西赣南道。治所即今江西全南县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

  • 治平县

    金升治平砦置,属德顺州。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八十里治平乡。元初并入陇干县。古县名。(1)王莽时改平县置,治今河南省孟津县东。属河南郡。东汉废。(2)金时升治平寨置,治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治平镇。属德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