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中道
1914年由陕南道改置,属陕西省。治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略阳、凤县、太白、佛坪、宁陕、镇安、山阳、商南以南地区。1928年废。
1914年6月由陕南道改名,治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)。属陕西省。辖南郑、褒城、城固、洋县、西乡、宁羌、沔县、略阳、佛坪、镇巴、留坝、汉阴、砖坪、安康、平利、洵阳、白河、紫阳、石泉、宁陕、山阳、镇安、商南、凤县等县。辖区约当今陕西省略阳、凤县、留坝、佛坪、宁陕、镇安、山阳、商南等县以南地区。1920年5月由平利县析置镇坪县。1928年废。
1914年由陕南道改置,属陕西省。治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略阳、凤县、太白、佛坪、宁陕、镇安、山阳、商南以南地区。1928年废。
1914年6月由陕南道改名,治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)。属陕西省。辖南郑、褒城、城固、洋县、西乡、宁羌、沔县、略阳、佛坪、镇巴、留坝、汉阴、砖坪、安康、平利、洵阳、白河、紫阳、石泉、宁陕、山阳、镇安、商南、凤县等县。辖区约当今陕西省略阳、凤县、留坝、佛坪、宁陕、镇安、山阳、商南等县以南地区。1920年5月由平利县析置镇坪县。1928年废。
一作淦田市。即今湖南株洲县 (渌口镇)南四十四里淦田镇。原属湘潭县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湘潭县图: 县东南有淦田塘。
北宋政和三年(1113)改赵城县置, 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北二十八里赵城镇。金复改赵城县。北宋政和三年(1113年)升赵城县置,治今山西省洪洞县北赵城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洪洞县北、霍州市南一带。金复降为赵
清置,属平阳县。即今浙江苍南县东钱库镇。在浙江省平阳县中南部,南濒鳌江。面积37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钱仓,人口3400。清乾隆《平阳县志·古迹志》:钱仓“以石罅中有钱流出,故名;一
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九十里。《清史稿·额森特传》: 乾隆三十六年 (1771) 征金川,“至资哩,合师夺北山。……额木特中枪,力击败之,遂克资哩”。即此。乾隆间设塘汛于此。
①明弘治九年(1496)置,属庆远府。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东北四十里后甫。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。②清置,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南永乐镇。后废。明弘治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后甫。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。
金贞元元年(1153)改永安县置,属河南府。治所即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改永安县置,治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。属河南府。元废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湘江中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马殷传 (附《希广传》)》:“彦瑫败希萼于仆射洲。”即此。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中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年),楚朗州节度使马希萼自朗州攻其弟希
即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都镇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3定番州:场市有“三都”。三都,系布依语音译,意为三处堵水的地方。涟江至此形成三道水塘,故名。
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缸窑岭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义州图: 西南有虹 (缸)窑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 有缸窑屯煤矿。
又作良各庄。即今河北易县西二十里梁各庄镇。为通往西陵要道。清有行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