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山东昌邑县东北二十四里东冢乡。清乾隆《昌邑县志》卷2有东冢集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二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德清县“奉国城”条:“县治西南一里吴憾山,亦曰城山。《城冢记》:昔吴王夫差憾越王伤其父,进军伐之,筑垒于此。”故名。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南。吴王夫差憾勾
一名坛头山。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象山县“东门山”条下:“又南十里有大门、担子、石坛等山。或曰石坛山即坛头山,有南北壳、莱蓝等澳,可以避
在今辽宁庄河市南。民国间以庄河与安风两盐场合并改名庄安场。1924年又改为庄河场。
在今湖南东安县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81东安县:八十四渡山“山势重复,流水萦纡,经此山者,凡八十四渡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八十四渡山“在东安县(治今紫溪市镇)北一百五十里。山根迤逦不断四十余里,芦
东晋太宁中侨置,属南徐州。治所在莒县 (今江苏武进县东南)。南齐后省。
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龙会山在“府西四十里。双峰耸立,其并峙而错萼者曰万岁岭,宋隆祐太后经此,指问此山,舆人权以万岁对,因名”。
即房木镇。今辽宁西丰县西南房木乡。洪宪元年(1916)《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西丰县西南有芳木镇。
传说中远古部落名。居于平阳 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。尧为其部落领袖。
即曼头城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(445),“魏高凉王那军至宁头城, 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西渡流沙”。胡注:“严:宁改曼。宁头城当在白兰东北。”南北朝时置,确地未详,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