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安郡

永安郡

①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晋州。治所在永安县(今山西霍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洪洞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
②北魏永安中改新兴郡置,属肆州。治所在定襄县(今山西定襄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定襄、五台、阳曲、静乐、盂县等县地。北周废。

③北魏置,治所在新城县(今河南光山县西)。北齐改为丰安郡。

④南朝梁置,属湘州。治所在新城县(今湖北大悟县东南新城镇)。北齐属北江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⑤南朝梁置,治所在浠水县(即今湖北浠水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⑥北周明帝二年(558)置于信州,治所在民复县(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奉节县以东地区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
⑦隋大业三年(607)改黄州置,治所在黄冈县(今湖北新洲县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黄州、麻城二市及新洲、黄陂、红安、大悟等县地。唐武德初复为黄州。


(1)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置,治永安县(今山西霍州市)。属晋州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霍州、洪洞等市县。隋开皇初废。(2)北魏永安中改新兴郡置,治定襄县(今属山西)。北齐废。(3)北魏置,治新城县(今河南光山县西)。隋开皇初废。(4)北周明帝二年(558年)置,治人复县(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城)。为信州治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(5)隋大业初改黄州置,治黄冈县(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北)。唐武德初复为黄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吉水

    又名甲水、夹河。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之金钱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41上津县:吉水“在县北七十里。源出石城山西汉水侧石臼中,色白而味甘,每上已与端午日,远近咸臻,饮之治冷疾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上津县:“又有吉

  • 老鸦堡土司

    清置,属碾伯县。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南湟水北岸老鸦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碾伯县:“土司三:九家港、胜番沟,老鸦堡。”后废。

  • 高旻寺

    亦作高文寺。相传建于隋。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汊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 高文寺“在江都县南三汊河西岸。有塔曰天中。其地为茱萸湾,亦名塔湾”。清康熙二十八年 (1689) 建行宫于此,为康熙、乾隆驻

  • 廉州路

    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改廉州置,属湖广行省海北海南道。治所在合浦县 (今广西合浦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、合浦、浦北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廉州府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升廉

  • 六工山

   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斑鸠镇南部,东平湖北岸。相传古须句国曾在此设土、石、金、木、草、鲁六工,故名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六工山“在东阿县西南三十里。其南有北腊山,又西有柏木山、子路山、凤凰山,

  • 三隅山

    ①即玄武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五城县“玄武山一名三隅山。山出龙骨。传云龙升其山,值天闭,不达,堕死于此,后没地中,故掘取得龙骨”。《寰宇记》卷82玄武县:“废五城县在县东二

  • 若耶大冢

    为楚王句践祖父夫镡 (或作夫谭) 的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。《越绝书》 卷8载:越王 “夫镡子允常,允常子句践”。又说: “若耶大冢者,句践所徙葬先君夫镡冢也,去县二十五里。”

  • 小河口市

    即今湖北宜城市西北小河镇。当潼口河入汉江处。清同治《宜城县志》卷2:“小河口,在县北三十里。……京省通衢,商旅辐辏,今县市之一 。”

  • 云右堡

    一作云石堡。在今山西右玉县西五十里云石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云右堡“旧堡今在堡东南,嘉靖三十八年筑, 山高无水,离边尚远,不便。万历十年改筑于王石匠河,即今堡也,周一里有奇,分边十四里零”。

  • 白莲河

    即今湖北罗田县南浠水上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:白莲河在“县南五十里。源出英山县,经县境,合蕲水县之兰溪入大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