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水泉镇

水泉镇

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六十里水泉。明置水泉儿堡及驿。清置水泉驿。


(1)在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西北部。面积92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泉,人口2110。因镇内有泉水而得名。解放初属第二区,1956年属第四区(郊区)。1958年设红旗公社,1961年析置水泉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主产蔬菜。有煤、花岗石等矿。有陶瓷、纤维板等厂。新义铁路和沟奈、阜塔公路经此。(2)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北部。面积105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泉,人口 2350。建村于清代中期,因有长年不干的泉水,故名。1950年属白彦县六区,1953年属滕县辛庄区。1958年建上星公社,1959年改称辛庄公社,1960年改名为水泉公社。1983年划归山亭区。1984年改乡,1998年建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、大豆、棉花等。有果园。有罐头、石英、线材、五金、食品、果脯、水泥等厂及建筑公司、恒温库。枣徐、店西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龙泉寺、梨花泉、唐王寨、寄宝山、殷商古城遗址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等在境内进行革命活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盘山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中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6引《盘山志》:“古中盘在紫盖、莲花、毗卢三峰之间,相传宝积住静处。”

  • 大通桥

    ①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西、城墙西南转角处附近之赛虹桥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南京:大通桥、柏川桥“俱在长安右门外,跨运渎”。②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》:大通桥“在凤阳县东南十里。本名永安桥,

  • 辄兴县

    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当在今江苏睢宁县境。东汉废。

  • 上黎平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十八里黎平寨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南黎平寨。属思州宣抚司。后废。

  • 泽州府

    清雍正六年 (1728) 升泽州置,治所在凤台县 (今山西晋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、阳城、高平、陵川等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升泽州置,治凤台县(今山西晋城市)。辖境约

  • 郪山

   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。《宋书·刘道济传》:元嘉十一年 (434),程道养等 “领二千余家逃于郪山”。十三年 (430),萧汪之击破道养,“道养还入郪山”。

  • 寒泉山

    在今陕西洋县北一百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0洋州: 寒泉山,“ 《汉中记》 云,秦唐公昉师事仙人李八百,公昉中渴,八百以杖指崖出涌泉,即此”。

  • 舒哈河

    在今青海格尔木市东南,为格尔木河东源舒尔干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: 舒哈河 “自旗西无名海子流出,西北入于沙”。

  • 清晖园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城内。是在明万历丁未(1607) 状元黄士俊 “天章阁” 和 “灵阿之阁” 旧址上,由清乾隆丁未 (1787) 进士龙廷槐修建的。园内亭台楼阁、石山水池、奇花异木相映成趣,号称广东四大名

  • 大辟山

    又名大涤山。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与临安县交界处。《晋书·郭文传》:“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。”即此。古山名。即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南大涤山。岩洞泉石,奇胜无穷。《晋书·郭文传》:“洛阳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