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毛洞

毛洞

在今贵州黎平县西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“有吴国佐者, 洪州司特峒寨苗也。”万历二十九年(1601),“游击宋大斌攻破特峒,焚之。国佐逃天浦四十八寨,复入古州毛洞,追获之”。


在今贵州省黎平县西。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,洪州司特峒寨苗酋长吴国佐被获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沃日土司

    清顺治十五年(1658)置,即今四川小金县东沃日河南岸沃日乡(官寨)。喇嘛巴碧太归附时,颂给沃日贯顶净慈妙智国师印信,故称沃日土司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乾隆十四年(1749)讨金川,傅恒奏“马良柱转战

  • 小门屿

    又名丁字门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渔翁岛北侧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丁字门屿“周围不及里许,并无居民,去西屿头有七八里许”。

  • 苴镇

    即今江苏如东县北二十二里苴镇。民国 《如皋县志》 卷1: 苴镇在 “县东一百五十里”。在江苏省如东县东部、掘苴河两岸,临近黄海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苴镇,人口 5200。古为

  • 魁孙拖罗海山

    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心山。唐代称龙驹岛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 魁孙拖罗海山 “在青海中,峰峦纯白,上有小庙,庙内番僧于冰合时,出取一年之粮入居焉”。

  • 竹台市

    即竹塔市。在今湖南耒阳市东竹市镇。

  • 柏林村

    即今山西闻喜县西南柏林乡。1943—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置稷麓县治此。

  • 札布让

    即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。

  • 泫氏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即今山西高平市。北魏永安中改玄氏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5: “在泫水之上,故以为名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高平市。属上党郡。东汉初曾改置为泫氏侯国。后国除仍为县。北魏永安中改

  • 上宜县

    隋开皇十七年(597)置,属京兆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南好畤河。唐属雍州,贞观八年(634)并入岐阳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七年(597年)置,治今陕西省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。属京兆郡。唐初属雍州,贞观八

  • 乌江郡

    即同江郡。治所在乌江县(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乌江镇)。杜佑《通典》卷181和州乌江县:“梁置江都郡,北齐改为密江郡,陈改为临江郡。后周改为乌江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