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平县

武平县

①东汉置,属陈国。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庙王庄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 建安元年 (196),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西晋属梁国。东晋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鹿邑县。

②南齐置,属南襄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西魏废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崇平县置,属道州,次年属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东南平州。天宝初属交趾郡,至德二年 (757) 属镇南都护府,大历三年 (768) 属安南都护府。后废。

④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升武平场置,属汀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武平县。因武平场而得名。元属汀州路。明、清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⑤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武安县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南塔乡 (白塔子)。承安三年 (1198) 改属高州。泰和四年 (1204)复属大定府。元属武平路 (后改大宁路)。明初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汉置,治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北。属陈国。建安元年(196年)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晋初属梁国。后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鹿邑县。(2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先后属道州、交州。后废。(3)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武安县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白塔子村。初属高州。后属大定府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中废。(2)旧县名。闽西苏区设。1929年置,治武平县(今属福建)。1931年初与上杭县合并置杭武县。1932年初复置,仍治县城。1935年撤销。(3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西南部,邻接江西、广东两省。属龙岩市。面积 2635 平方千米。人口36.5万。辖6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平川镇。晋为新罗县地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以长汀县西南地(今平川、中山)置武平镇。五代王闽置武平场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场为县,沿用场名。县治武溪里(今中山),属汀州。南宋隆兴元年(1163年)县治迁武平(今平川镇)。元属汀州路。明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西路道(1914年改属汀漳道),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29—1934年,先后成立武平、杭武县苏维埃政府。1949年属第八专区,1950年属龙岩专区,1971年属龙岩地区。1996年属龙岩市。地处闽西南低山丘陵地区、武夷山南段。中山溪、桃兰溪流贯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富森林等资源。农产以稻为主,并产烟草、油菜籽、香菇、笋干、松脂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锰、钨。工业有森工、食品、机械、化肥、水泥等。洋万、围禾、深山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、朱德军事检阅场、红四军军部及前敌委员会旧址和武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。灵洞山(西山)、狮岩石洞、丹井温泉为境内名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邵伯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为水陆孔道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出镇广陵之步丘,筑垒曰新城以避之……及至新城,筑埭于城北,后人追思之,名为召伯埭。”召伯,一作邵伯。镇以埭名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江都

  • 呼延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十年 (646) 置,属单于都护府。 治所不详。 领贺鲁州、 葛逻州、 跌州。 辖境相当今宁夏、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一部分及蒙古国南戈壁省部分地。后废。呼延又作呼延州。唐羁縻都督府

  • 观音堂集

   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观堂乡。明嘉靖《归德州志》卷1 《村镇》:有“观音堂集”。清光绪《商丘县志》卷1 《市集》:“西面有观音堂,离城四十里。”

  • 马举龙城

    在今云南富民县东南旧县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 引《明统志》:“乌蛮酋㱔门㱔末始筑马举龙城,号黎��甸。元至元中,立黎�ᘔ

  • 葛逻州

    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以葛逻禄、悒怛二部置,初隶云中都督府,后改属呼延都督府。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。唐羁縻州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作“那吉州”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葛逻禄、

  • 三江营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南大江北岸三江营,隔江与圌山遥对,为江防要地。清康熙间曾设盐政同知于此,雍正间改三江营同知,设盐务道统领之。

  • 通潮阁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通潮阁 “在澄迈县治 (今老城镇) 西。宋苏轼尝憩其上。有诗云: 倦客愁闻归路遥,眼明飞阁俯长桥。贪看白鹭横秋浦,不觉青林没晚潮。其后胡铨和韵、李光

  • 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始封之君为周宣王弟友。都于棫林 (一作咸林,今陕西华县)。《史记· 郑世家》: 周宣王二十二年 (前806),“友初封于郑”。幽王末年徙都新郑 (今河南新郑市)。春秋时因地处中原地区,

  • 毛宗镇

    北宋置,属确山县。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三十里。

  • 普济镇

    金置,属章丘县。即今山东章丘市东南普集镇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章丘市西普集镇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济南府章丘有普济、延安、临济、明水四镇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湖北省江陵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