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关

武关

战国秦置,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南丹江上。即秦之南关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 苏秦说楚威王曰:秦“一军出武关,一军下黔中,若此,则鄢郢动矣”。汉高祖即由武关入秦,子婴降,秦亡。唐移今陕西丹凤县东南武关街。唐末黄巢率农民起义军自长安撤退,经此转战河南。


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。战国秦置。楚怀王三十年(前299年)秦昭襄王诱执楚怀王于此;秦二世三年(前207年)刘邦由此入秦。或说关址原在今关南丹江上,唐后迁今址。为关中地区通往豫西南和湖北的咽喉。战国时为秦之南关,与潼关、萧关、大散关称为秦之四塞。关址建立在狭谷间,周约1.5千米,版筑土城墙,略呈方形,东西各开以砖石包砌券洞门,西门额刻“三秦要塞”,东门为“武关”二字。秦末刘邦入关灭秦,即取道于此。残垣尚存。312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树市

    或作甘澍市。即甘草镇。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七十里江中。

  • 蒲圻山

    即蒲矶山。今湖北蒲圻市西北赤壁山。

  • 玉遮山

    又名查山、茶山,俗呼遮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。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8:玉遮山“在阳山之南,横立如屏。今但呼为遮山。《旧志》为查山”。

  • 杨坡头

    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北杨坡头。1941年陕甘宁边区新正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小茅峰

   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建康府:小茅峰“在中茅峰背。新室地皇三年及汉建武七年遣使赍金献于三君,并埋此”。明弘治《句容县志》卷4:“小茅峰在中茅峰之北,即三茅君所居。”

  • 岱崮

    在今山东蒙阴县北。1943年11月,日、伪军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 “扫荡”,八路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已转移至外线作战,留在内线作战的第十一团八连凭借山崮天险,坚守沂蒙山区朴里以北的南、北岱崮阵地,血战十

  • 扶南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笼州置,治所在武勤县(今广西扶南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及崇左、上思二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笼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笼州置,治武勤县(今广西扶绥县)。辖境同

  • 陇西

    地区名。指甘肃陇山以西之地。故甘肃亦称陇西。即“陇右”。

  • 铜鉾城

   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昭宗景福元年 (892) 三月,西川将李简邀击杨守忠于钟阳,“夏四月,简又破 (杨) 守厚于铜鉾,斩获三千余人,降万五千人,(杨) 守忠、守厚皆走”。

  • 沙滩砦

    北宋置,属福津县。即今甘肃舟曲县南沙滩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