槠溪
在今江西上饶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1广信府上饶县: 槠溪在 “府城西十里。源出灵山,西流入上饶江。多槠木,故名”。
在今江西上饶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1广信府上饶县: 槠溪在 “府城西十里。源出灵山,西流入上饶江。多槠木,故名”。
在今甘肃临洮县南锁林村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临洮府: 锁林峡在 “府南六十里。洮水所经,诸峰耸削,两崖悬绝,林木森郁,宛似封固,因名”。
金明昌四年 (1193) 置,为桓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北四郎城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明昌四年(1193年)置,治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。元废。
即今贵州罗甸县西南罗苏乡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 卷3罗斛州判: “罗悃、床井、沟亭、逢亭、上隆、罗苏、赖石各亭,虽非膏壤,水旱皆可有收。”“罗苏” 系布依语音译,意为官府 (即亭目驻地) 下面的寨子。
西魏废帝二年(553)置,属洋州。治所在怀宁县(今陕西西乡县西)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)废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置,治怀宁县(今陕西西乡县西)。属洋州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西乡、洋县等县一带。北周天和
①原名泰宁山。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。清乾隆元年(1736)因清世宗雍正陵在此,封为永宁山。②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。《寰宇记》卷98台州:黄岩县有“永宁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台州:永宁山“在黄岩县东
十六国之一。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 (今山西离石县北) 称汉王,308年称帝,309年迁都平阳 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。310年刘聪即位,316年灭西晋。三年后刘渊侄刘曜迁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
北魏置,属东晋寿郡。治所在石亭戍(今四川广元市北嘉陵江岸)。《魏书·邢峦传》:正始二年(505),邢峦取汉中诸城戍,“萧衍平西将军李天赐、晋寿太守王景胤等拥众七千,屯据石亭。统军韩多宝等率众击之,破天
北宋置,属羁縻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。属智州。后废。
①在今四川合川市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3合州石镜县: 巴子城“在县南五里”。明正德《四川志》卷13:合州巴子城“在治南五里。一名临江故城”。②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之武陵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武宁县:“汉临
明置,属彭水县。在今四川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境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彭水县:“东南有天池关。”清同治《酉阳直隶州志》卷4彭水县:天池关,“《县志》:县城东二百里,与酉阳接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