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槐河

槐河

亦名野河。即今河北南部槐河、北沙河。源于今河北赞皇县西南,经元氏、高邑、赵县至宁晋县南注入宁晋泊。《元和志》 卷17赵州平棘县: “槐水,一名白沟河,南去县 (按: 平棘县即今赵县) 二十五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赵州柏乡县: 野河在 “县西北五里。一名槐水。源出赞皇县西黄沙岭下,东流历元氏、高邑县始入县境,又东抵宁晋县入胡卢河 (今宁晋泊)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》: 槐河,“ 《旧志》:槐河俗讹为淮河,亦名黑水。自元氏县流径高邑县北十里,又东入柏乡县界,亦曰野河; 又东合沙河,径隆平北界,亦曰槐午河; 又东入宁晋县界。旧在县南二十五里,南入七里河,以归滏阳。后七里河口淤塞,改径县南一里”。此水流向仅赞皇一段尚存,其余皆淤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山营

    ①清嘉庆十五年(1810)置,属阳江镇。在遂溪县东山墟(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东山镇)。②在今广东云浮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罗定州东安县:东山营“在县(今云浮市)东四十里。其北十里有料峒营,相近者

  • 接竹渡

    在今江西乐平市东南乐安江北滨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 乐平县东南有接竹渡。

  • 郫水

    即郫江。今四川金堂县和简阳市之间的沱江河段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宁元年 (301) 十一月,罗尚因频为李特所败,“乃阻长围,缘郫水作营,连延七百里,与特相距”。古水名。又称郫江。即今四川省金堂县与简

  • 新黎县

    唐置,属黎州羁縻州。神龙初寄治于良乡县之故都乡城 (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长沟镇东侧土城)。后废。古县名。武周载初二年(690年)置,侨治营州(治今辽宁朝阳市)境,万岁通天元年(696年)徙治宋州(治今河

  • 南充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安汉县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86南充县: “以古充国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巴西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5) 为果州治,天宝初为南充郡治,乾元初复为果

  • 罗付大河

    即今贵州遵义市西北罗江河,为乌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永宁宣抚司: 罗付大河 “在司东,接遵义府界。其下流东南出,入于乌江。天启初,奢崇明及其子寅作乱,官军克遵义,追败奢寅于罗付大河口是也”。

  • 泰和街

    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振太乡驻地。原名草皮街。傣语名太和街。“太” 为棉花,“和” 为箐,意即箐边种过棉花。1916年设草辟县佐。1919年改名泰和县佐。

  • 伞山

    一名摄山。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上元县“摄山”条引《江乘地记》:“扈村有摄山,形方,四面重岭似伞,故名伞山。”

  • 云南府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中庆路置,为云南布政司和云南都司驻地。治所在昆明县(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滇池周围地区禄丰、易门、宜良、嵩明等县间地。清代为云贵总督、云南巡抚驻地。1913年废。明洪

  • 雍渝

    即雍榆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瓮城。《春秋》: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 八月,“叔孙豹帅师救晋,次于雍榆”。宋元人注: “榆,《公》、《谷》 作渝。雍榆晋地,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。《郡邑志》: 黎阳县有雍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