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、春秋诸侯国。嬴姓。在今陕西韩城市南二十里西少梁。青铜器 《梁伯戈》 有“梁伯作” 铭文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九年 (前641),“秦遂取梁”。即此。秦改为少梁邑。

②春秋周邑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哀公四年 (前491),楚人 “为一昔之期,袭梁及霍”。杜注: “梁,河南梁县西南故城也。” 《国语· 楚语下》: 楚 “惠王以梁与鲁阳文子”。

③春秋时国名,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。一说在今山东成武县东。《管子·轻重戊》: “桓公曰: 鲁、梁之于齐也,千谷也,蜂螫也,齿之有唇也。今吾欲下鲁、梁,何行而可? 管子对曰: 鲁、梁之民俗为绨。公服绨,令左右服之,民从而服之,公因令齐勿敢为,必仰于鲁、梁,则是鲁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。桓公曰: 诺。即为服于泰山之阳。……鲁、梁之君闻之,则教其民为绨。” 注: “鲁、梁二国,在泰山之南,故为服于此,近其境也。” 此即 《史记· 封禅书》 中 “禅梁父” 之梁父。或以为即 《春秋 ·庄公三十二年》 “齐侯、宋公遇于梁丘” 之梁丘,则在成武县东。

④战国七雄之一。即魏。因徙都大梁 (今河南开封市),故称梁。


(1)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诸侯国。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南。遗物《梁伯戈》有“梁伯作”等铭文。《左传》桓公九年(前703年):“虢仲、芮伯、梁伯、荀侯、贾伯伐曲沃。”僖公十九年(前641年):梁伯“好土功”,秦趁其“民罢而弗堪”,灭之。秦为少梁邑。(2)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。《左传》哀公四年(前491年):楚“袭梁及霍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迁县

    ①西晋改湔氐道置,属汶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一说在今黑水县。南朝宋废。②东晋永和八年(352)侨置,属宁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境。北周属蜀郡。隋废。③即升迁县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《水经

  • 俱毗罗碛

    在今新疆新和县以西地区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安西西出柘厥关,渡白马河,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。”

  • 维摩驿

    明洪武十八年 (1385) 置,属维摩州。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南旧莫。隆庆三年 (1569) 废。

  • 参封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当在今山东东部。东汉省。

  • 金岭驿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东金岭镇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朱珍传》: “兵至乾封,与淄人战于白草口,败之。青人以步骑二万,列三寨于金岭驿。” 即此。宋置金岭镇。

  • 木场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招信县。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②北宋置,属安丰县。即今安徽六安市北木厂镇。

  • 硇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

    在今新疆且末县北沙漠中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 硇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“在和阗东境外,硕勒图郭勒山东南二百五十里沙碛中”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2: 硇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 “回语,硇砂曰硇什达尔,盐曰

  • ①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。《春秋》: 文公七年 (前620),“公会诸侯、晋大夫盟于扈”。杜注: “郑地。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。” 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东北,径卷之扈亭北。…… 《竹书纪年》

  • 猫洞集中营遗址

    在今贵州息烽县南十二里阳朗乡猫洞附近地。1937年国民党军统局将 “上饶集中营”从湖南益阳迁此,利用天然溶洞猫洞作审讯室,改名为 “中美合作所特种技术训练班”。集中营自迁此至1945年迁往重庆渣滓洞,

  • 皋石山

    即浈阳峡。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4浈阳县: “浈阳峡,一名皋石山,在县南二十五里。崖壁千仞,猿狖所不能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