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虢城
俗称桃虢川。在今陕西太白县东桃川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“五谷防御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盗,连月不克,上命李抱玉讨之。贼帅高玉最强,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将四百骑自洋州入,袭之于桃虢川,大破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宝鸡县:桃虢城 “今有桃、虢二城,相距十余里”。清于此设虢川镇巡司。
俗称桃虢川。在今陕西太白县东桃川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“五谷防御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盗,连月不克,上命李抱玉讨之。贼帅高玉最强,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将四百骑自洋州入,袭之于桃虢川,大破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宝鸡县:桃虢城 “今有桃、虢二城,相距十余里”。清于此设虢川镇巡司。
又名库结沙。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黄河以南库布齐沙漠。唐自夏州北至天德军经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夏州北 “库结沙,一曰普纳沙,……有绥远城。皆灵、夏以北蕃落所居”。即“库结沙”。
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以伪满兴安北省与兴安东省合并设置,省会在海拉尔市(今内蒙古海拉尔市)。辖海拉尔市, 呼伦、奇乾、室韦、胪滨、雅鲁、布西、索伦六县及索伦、新巴尔虎左翼、新巴尔虎右翼、陈巴尔虎、额
周代散布在今安徽省庐江、舒城县一带的偃姓诸小国,计有舒庸、舒蓼、舒鸠、舒龙(或作龙舒)、舒鲍、舒龚等国。后多为楚所并。
元置,即今湖北襄阳县南潼口乡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襄阳汉江水路:新城、同口。”清名潼口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潼口“在襄阳县南五十里。当南北要路。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南。清黄叔璥《台湾使槎录》: “其小港可通小舟者,南路有蛲港”。乾隆间范咸 《重修台湾府志》 卷1: 蛲港 “在 (凤山) 县治北十五里。”
在今山东沂水县北六十五里沂山南麓。1942年11月,八路军在此与侵华日军发生激战。
五代吴越国御园。在今浙江杭州市区南部。钱镠诗 “秾华园里万株梅,含蕊经霜待雪催”,指此。
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木兰达河,由北而南贯穿县境,注入松花江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木兰县:“又西,大小木兰达河,左会镇阳河。”
唐北室韦九部之一。分布在今吉林乾安、农安、长岭县一带。《新唐书·北狄传》: 室韦 “分部凡二十余,曰岭西部、山北部、黄头部,强部也”。
北宋置,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东西两河间,南接陇西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安定县:乌龙关“今亦曰乌龙厄”。